空气质量指数标准对应表_空气质量指数标准对照表
1.空气污染指数如何界定空气质量?
空气质量分为5个等级,我国现行空气质量划分为优、良、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等5级。
城市空气质量等级是据城市空气环境质量标准和各项污染物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所确定的污染指数分级以及相应的污染物浓度限值。
污染指数
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简称API)就是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为单一的概念性指数值形式,并分级表征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适合于表示城市的短期空气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
空气污染的污染物有:烟尘、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悬浮颗粒物(浮尘)、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臭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 633—2012)规定:空气污染指数划分为0-50、51-100、101-150、151-200、201-300和大于300六档,对应于空气质量的六个级别,指数越大,级别越高,说明污染越严重,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越明显。
空气污染指数如何界定空气质量?
空气污染指数分为七级。
1、空气污染指数为0-50,空气质量为一级,属于优,基本无空气污染,各类人群可正常活动。
2、空气污染指数为51-100,空气质量为二级,属于良,空气质量可接受,但某些污染物可能对极少数异常敏感人群健康有较弱影响。
3、空气污染指数为101-150,空气质量为三级,属于轻度污染,易感人群症状有轻度加剧,健康人群出现刺激症状。
4、空气污染指数为151-200,空气质量为四级,属于中度污染,进一步加剧易感人群症状,可能对健康人群心脏、呼吸系统有影响。
5、空气污染指数为201-300,空气质量为五级,属于重度污染,心脏病和肺病患者症状显著加剧,运动耐受力降低,健康人群普遍出现症状。
6、空气污染指数为301-500,空气质量为六级,属于严重污染,健康人群运动耐受力降低,有强烈症状,提前出现某些疾病。
7、空气污染指数为大于501,空气质量为七级,属于极(危)重污染,健康人群运动耐受力大幅度降低,有明显的强烈症状,同时也是急性症状的高发期。
空气污染指数划分为0~50、51~100、101~150、151~200、201~250、251~300和大于300共7档,对应于空气质量的7个级别,指数越大,级别越高,说明污染越严重,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越明显。 空气污染指数为0~50,空气质量级别为I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优。此时不存在空气污染问题,对公众的健康没有任何危害。空气污染指数为51~100,空气质量级别为Ⅱ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良。此时空气质量被认为是可以接受的,除极少数对某种污染物特别敏感的人以外,对公众健康没有危害。空气污染指数为101~150,空气质量级别为Ⅲ(1)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轻微污染。此时,对污染物比较敏感的人群,例如儿童和老年人、呼吸道疾病或心脏病患者,以及喜爱户外活动的人,他们的健康状况会受到影响,但对健康人群基本没有影响。空气污染指数为151~200,空气质量级别为Ⅲ(2)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轻度污染。此时,几乎每个人的健康都会受到影响,对敏感人群的不利影响尤为明显。空气污染指数为201~300,空气质量级别为Ⅳ(1)级和Ⅳ(2)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中度和中度重污染。此时,每个人的健康都会受到比较严重的影响。空气污染指数大于300,空气质量级别为Ⅴ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重度污染。此时,所有人的健康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空气污染指数可以提醒市民大众,特别是那些对空气污染敏感的人士,如患有心脏病或呼吸系统的病患者,在必要时采取预防措施。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