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纪实|从山东至云南的搭车旅行

2.写出与雨有关的俗语、谚语各一句

3.火烧赤壁的东南风是诸葛亮"借"来的吗?

嘉鱼天气预报十五天_嘉鱼的天气预报15天

简评,曹操灭袁绍,吕布,公孙,刘表势力大增。孙刘联合抗曹,其实也为自保。依靠庞统,周瑜,诸葛亮的联手,大破失去郭嘉的曹操。跑至华容道。

人物,曹操,猜不透的人,你永远不知道他要做什么,他可以残忍的自己粮仓主管保全大局,可以望梅止渴,赤壁的失利在于用人,不善水战。

庞统,铁锁连舟的创始人,才智顶级,只是相貌不堪,却想出赤壁获胜之法,写下一个火字。

诸葛亮,政治家,擅长猜测心理,舌战群儒。

周瑜,军事家,苦肉计的使用者,胜利关键的一环

黄盖,演员,,演戏逼真,连曹操都骗了

纪实|从山东至云南的搭车旅行

赤壁大战时,孙刘联军指挥部决定对曹操实行火攻,但隆冬季节只有西北风,曹兵隔江在西北方,联军在东南方,曹兵在上风头的位置,联军若放火去烧,只会伤了自家战船,当时真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这时,孔明愿为联军凭天借到三日上夜东南大风,以应战争急需,并约定十一月二十日甲子之时。周瑜为之拨兵筑坛,等候动静,在约定日子的当夜三更时分,果然东南风大起,联军乘风出击,火烧赤壁,大败曹兵。

还在孔明随周瑜刚出兵时,他就告诉刘备说:“但看东南风起,亮必还矣。”并吩咐刘备于十一月二十日甲子派赵云驾船在约定的地点等候他。

扩展资料:

据《三国志·吴主传》裴松之引注《吴历》,孙权屡屡向曹操军挑战,曹操坚守不出。孙权就亲自乘了一艘轻船,从濡须口进入曹操军水寨前。曹操一看,就知道孙权来了,是孙权要亲自来看看曹军的阵势(欲身见吾军部伍也)。

下令军队严加戒备,箭弩不得妄发。孙权在曹操面前走了五六里路,才返回。走的时候还向曹军击鼓奏乐。所有这些都被曹操看在眼里叹息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但《魏略》却不是这个说法。它说孙权不是乘轻船,而是坐大船。曹操也没有说不得妄发,而是下令射箭。结果万箭齐发,都射在了孙权的船上,船就向一边倾斜,于是孙权便下令掉头,使“箭均船平”,然后安然回去。

写出与雨有关的俗语、谚语各一句

—— 周童

希望自己可以活着回来。

这是临出发前,我以及身边所有知道我又要孤身一人搭车旅行的人最大的心愿。此前我已和老贺设想过无数次我不幸掉入传销组织的情形,我们坐在西操场就如何发送暗号求救等一系列问题展开过深刻的讨论。我甚至想过遗书一封,让她替我料理后事。但最终这场旅行也只是以塞满了杂七杂八的物品的登山包和一份六十块钱的意外保险匆匆开场了。

距离上一次搭车过去大半年之后,我野心勃勃的想要再玩一次刺激的。

从曲阜出发,

目的地是大理,

方式是搭车。

全程大约2500公里,

预计耗时十五天左右。

而正如王小波所说,指标是一切浪漫情调的死敌。所以此后的十多天里我也为了这个指标不断举起落下手中写着搭车二字的牌子,尽管一路获益匪浅却也在仓皇间错失了一些风景,背负了满身疲惫。

DAY1 ?

山东曲阜→邹城→滕州→微山→江苏徐州

170KM

第一天到达徐州,搭车四辆。

从学校出发背着沉重的背包穿过北市场坐k05到妇幼保健院再转乘一次到达104过道。搭车之旅正式开始,在路边举着搭车二字,耐心的等着车停下来。想来搭车这件事只要你愿意等,终究会有一辆车愿意带你一程。带了一个白色的本子,想每到一个地方便盖一个戳。在邹城的邮局没有盖到戳,反而在滕州的小镇上盖了一个。

搭车的一位司机大叔去加油站加油的时候买了几瓶水。下车的非要让我带着,本来想着自己买水就够了。临下车的时候,百般推脱,坐在后排的哥们还是把水塞到了包里。

到达徐州的时间是下午五点多,按照我早已做好了在外面搭帐篷夜宿的准备。上百度搜索“徐州适合搭帐篷的地方”,在里面发现了云龙湖公园。坐公交到了以后很多人都在云龙湖里游泳,岸边也站满了穿着裤衩,浑身湿漉漉的男人们。

人群熙熙攘攘看起来很热闹,我背着包站在人群里显得格格不入。由于内心的惶恐和不安,我开始变得害怕起来。内心深处一直在跟自己说“这么多人会不会有坏人?”“这里搭帐篷是不是很危险?”“那个人一直在用异样的眼光看你,是不是对你有所企图?”尽管心里怕的要死,但我依旧装出一副气定神闲,坦然自若的模样,好让别人打消那些无谓的念头。

悠闲的沿湖边一直走着,眼神四处扫动暗自寻找一个适合搭帐篷的地方。“嗯,在这个亭子里应该不错”“搭在沙滩上一定很惬意”等我走到公园出口的时候已经饥肠辘辘,于是出去觅食。

在吃饭的时候我又发现自己居然没带手机充电器,最终沿街走了不知道多远以后才买到充电器。当我慢悠悠的再次走到公园的时候,公园里依旧人声鼎沸。人们自在的在水里抵抗着炎热。

我在一个亭子的长椅上坐了下来,静候着人变得稀少以后再搭帐篷。我可不想在那么多人的注视下搭帐篷,然后赤裸裸的告诉他们“快看,我今晚要一个人睡在这儿了。要劫财劫色的赶紧收拾家伙做好准备。”

在长椅上坐了许久,直到公园里的灯熄灭以后,周围的一切变得朦胧,人也变得模糊起来。我才突然像跳进水里的鱼一样得了些自在,在天色昏暗的情况下大家互不熟悉,你就不那么引人注目了。晚上十一点多的时候,依旧有人在乐此不疲的站在岸边一个猛子扎进水里。我实在是瞌睡难耐,便在岸边支好了帐篷,躺在了凹凸不平的沙滩上。

那一夜自然睡得不安稳,帐篷里闷热而潮湿。凌晨三点多的时候几个男女在沙滩上玩耍,凌晨五点的时候就有大叔来游泳了。我睁着眼睛躺到六点多,看天气预报要下雨便起了床。刚收了帐篷小雨便开始淅淅沥沥下了起来,连忙收拾好行囊撑着伞游走在了云龙湖公园里。

雨越下越大,在公园里避了一会儿雨又去了邮局,输了两局王者荣耀以后邮局终于开门,贴了一张邮票才盖了戳。雨停之后马不停蹄的前往下一站淮北。

DAY3

江苏徐州→安徽萧县→淮北→宿州→怀远→安徽蚌埠

212KM

先是搭车到了萧县,雨开始不停的下。躲在一个加油站里避雨。在加油站买水的时候和阿姨聊了几句。刚开始阿姨热情的问我是不是出来玩啊,上大学么?几本啊,高考考多少分啊?然后话峰一转,开始无比自豪的跟我说两个孩子都考六百多,在浙江什么学校上学等等。大概对于父母而言,孩子永远是他们最值得炫耀的荣耀。

担心雨会一直下个不停,所以坐城乡公交去了淮北市。冒雨站在路边等车的时候,一个货车司机皮肤黝黑的小伙子胳膊搭在玻璃窗上,面带微笑的俯视着我。我朝他笑了笑,他笑着冲我挤眉弄眼。绿灯亮,他开车扬长而去。留我独自在雨中凌乱。

到淮北之后雨下的非常大,这样的天气当然应该住店啦。在网上定好住处,撑伞跟着地图一路找了过去。我是多么想念那柔软无比的床啊,贪婪的大睡一场之后又是一个艳阳天。

从淮北出发的时候在路上遇到了铁轨,兴奋不已的拿出三脚架各种拍照。尽管烈日当头,皮肤源源不断的渗出汗水来却依旧挡不住我拍照的热情。

尽兴而走又碰到一个大叔。大叔穿着破旧的拖鞋,推着一辆同样破旧的自行车,变形的车筐里放着几个饮料瓶。他热情的与我交谈,我俩克服了重重语言障碍,相谈甚欢。他以为我要做去宿州的汽车,就告诉可以我在前面高速路口等车。于是我们一边聊着听不大懂的天一边顶着烈日行走到高速路口才分开。

搭三辆车到蚌埠的以后又在附近的公园里露宿一宿。刚到公园的时候正是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透过楼宇间的分析将湖水染成金**。公园里到处都是震天响的音乐。大妈们聚在一起扭动着身姿。还有徒步协会组织着一群人挥舞着旗子踏着整齐的出发向前迈进。那一晚比在徐州睡得安稳了许多,也少了许多担忧和顾虑。

旅行从来就是一件奢侈的事情,要么用青春替代消费,要么用金钱抵抗艰难。“年轻就是作”很多次我都尽量以轻松的口气跟搭乘我的司机这么说,而我搭车最简单的行为动机是想让生活多一种颜色。另外还能。我可以大张旗鼓的告诉别人自己走过很多地方的路,坐过很多地方的车,晒过很多地方的太阳。

Day 6

安徽蚌埠→寿县→六安→金寨县→湖北武汉→嘉鱼县

613KM

等车一个多小时以后,我终于从六安灼热的阳光下逃到了一辆商务车里。96年出生,戴墨镜,体瘦,面容姣好,慵懒的靠着车窗看向外面。我坐在后排饶有兴趣的打量着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女子,上车以后我一直在与司机交谈,而她始终沉默不语。

“我一会儿去陪县里的领导钓鱼,你要不要一起?”在处理完公司事务挂了电话以后,年轻有为的A哥对我说。“不用不用。我又不会钓鱼。”我连忙将视线收回,喝了一口水。我可不想和一群大腹便便的“领导”钓鱼。

DAY 13

长沙(湖南)→凤凰→铜仁(贵州)

480KM

后来我还是把搭车这件听起来让人澎湃的事情做的像生活一样繁琐而冗长。时间平淡的走着,我亦百无聊赖的背个沉重的包站在烈日底下重复着举牌的动作。所以无需过多赘述。

在这样的日子里唯一能让我兴奋的是那些仅有一面之缘的陌生面孔。他们拥有自己的生活和故事。国外留学拼命吐槽外国人的小孩,想骑行川藏线却为生活奔波的大哥,在湖南做小学夏令营的伙伴……我们在彼此漫长的人生中打了个照面,然后分开。

在铜仁搭车一天都无果,这是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事情。我最终对自己妥协,搭车之旅在经历了13天的风吹日晒后由一张玉屏通往贵阳的火车票宣告结束。后来先是去了高中队做夏令营的学校,暂住一晚之后又辗转到了大理。

旅行结束后我的生活依旧平淡无奇,我并没有因此而变成英雄。这场旅行对我而言像是大理阴天缭绕在山脉间的云雾,看起来浓烟滚滚,来势汹汹倏而间却又烟消云散,了无踪影。

我以为寂寞拖着旅行就能变英雄,以为自由可以抵抗孤独,可这场旅行除了让我的皮肤比以前更加黝黑以外什么也没带来。我依旧是一副弱不禁风的模样,依旧会逃课赖床,依旧会心血来潮半途而废,依旧怯懦而薄情。

火烧赤壁的东南风是诸葛亮"借"来的吗?

俗语: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湖南俗语

大头大头,落雨打头,人家有伞,我有大头.

小伢儿打喷嚏,三天打雷两天下雨.-湖南湘西吉首俗语

有雨四方亮,无雨头上光.-湖南湘西吉首俗语

不知哪块云彩下雨

躲雨跳到河里

风里来,雨里去

干打雷不下雨

雷声大,雨点小

天无一月雨,人无一世穷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听风就是雨

屋漏又遭连夜雨

雨天借伞

://zhidao.baidu/question/4436143.html

—————————————————————————————————————

谚语: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亮一亮,下一丈.

天上鱼鳞云,地下雨淋淋.

云彩向南,大雨冲船,云彩向东,一阵大风.

“细雨没久晴,大雨无久落”,

“一日到暗,雨不断线,大雨明日见”,

“天乌地黑无风发,大水落得阔”,

“大水无雷,浸崩屋”,

“东闪空,西闪风,南闪火门开,北闪有雨来。”

西班牙有句关于雨的谚语 “六月雨千遍”,

谚语云:“蚂蚁搬家要下雨”

朝虹雨,夕虹晴。

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月色朦胧,不是起雨就是起风。

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

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 夏雨隔牛背,秋雨隔灰堆。(浙江)

* 十里不同天。(江苏无锡)

* 天东雨,隔堵墙;这边落雨,那边出太阳。(山西太原、安微全椒)

* 西南阵,单过也落三寸。(《田家五行》论云)

* 老夫活到八十八,未见阵头东南发。(江苏苏州)

* 雨打鸡啼卯,雨伞不离手。(浙江义乌)

* 雨打鸡鸣丑,雨伞勿离手;雨打黄昏戍,明朝燥嘻嘻。(南京)

* 早晨下雨当日睛,晚上下雨到天明。(山东)

* 鸡鸣雨,下不长。(浙江象山)

* 投瞑雨,天卖晴。(福建福州)

* 早晨下雨,一天晴。(河北沧县、山东栖霞)

* 早雨睛一日,晚雨到天明。(陕西武功)

* 雨打五更,日晒水坑。(《田家五行》论雨)

* 晏雨不晴。(同上)

* 开门雨涟涟,晴朗在午前。(江苏无锡)

* 开门雨,关门睛。(江苏元锡)

* 早雨天晴,晚雨难晴。(江苏无锡、常熟、浙江义乌)

* 雨打早五更,雨伞不用撑。(浙江义乌)

* 夜睛无好天,明朝还要雨连绵。(广西郁林)

* 久雨见天星,明朝雨更猛。(同上)

*雨前蒙蒙终不雨,雨后蒙蒙终不晴。(河北、陕西武功)

* 雨前麻花落勿大,雨后麻花落勿久。(江苏苏州)

* 一点一个泡,还有大雨未到。(湖南)

* 一点雨似一个钉,落到明朝也不晴;一点雨似一个泡,落到明朝未得了。

(《田家五行》论雨)

* 落滴起泡定阵雨。(江苏常州)

* 雨生蛋,落到明朝吃过饭。(江苏常熟)

* 雨声发喘,河水涨满。(河南篙县)

* 饭时雨,下四指。(山东栖霞)

* 雨洒中,一场空。(湖北)

* 淋了伏头,下到伏尾。(河北、山西宁武、河南嵩县)

* 雨洒尘,饿死人。(河北)

大雨前兆 蜻蜓燕子低飞,蚂蚁搬家,鱼儿水面来换气儿,大雨马上就来到。

动物对下雨的预报 下雨之前兆有蚊子成群结团,雨蚁成群出现、猫洗脸

青蛙鸣叫、燕子低飞雨必下 青蛙鸣叫、燕子低飞等是下雨之前兆

蟑螂乱飞,有阵雨 蟑螂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很强,如果夜间看到蟑螂飞来飞去,说明天气发生变化,将有降雨。

蜘蛛结网,久雨必晴 由于下了很久的雨,蜘蛛无法结网捕食,如果看到蜘蛛爬出来结网,说明天气很快就转为晴天。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

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雨打五更,日晒水坑。

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潮湿,西风干。

久雨冷风扫,天晴定可靠。

满天乱飞云,雨雪下不停。

天上乌云盖,大雨来得快。

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

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蚊子咬得怪,天气要变坏。

河里浮青苔,毕有大雨来。

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蝼蛄唱歌,天气晴和

长虫过道,下雨之兆,蛤蟆哇哇叫,大雨就要到。

头发响,风一场。

老牛抬头朝天嗅,雨临头;马嘴朝天,大雨在前。

参考资料:

://mkd.lyge.cn/zhanzheng/a78/01/009/09-5.htm

刘备把军队驻扎在樊口〖在湖北省鄂城西北〗, 单等着东吴的消息.听说周瑜的战船到了, 刘备马上派使者去慰劳.周瑜对使者道了谢, 让他向刘备转达自己的意思.他说: "我本应该去拜见刘豫州, 可是重任在身, 不能轻易地离开队伍.如果刘豫州能够劳驾来一趟, 那就太好了."

刘备听了使者的报告, 马上坐小船去会见周瑜.周瑜见刘备这么诚恳, 也挺敬重他.两个人你一句, 我一句, 说了半天话.刘备问: "都督这次带了多少人来?"周瑜伸出手指比划着说: "三万."刘备皱了皱眉头说: "可惜少了一点儿."周瑜乐了, 挺起胸脯, 很有把握地说: "这就足够了.用兵不在多, 要靠计谋.您看着我怎么打败曹操吧! "刘备见周瑜这么有胆量, 连声称赞了几句.他们俩又安排了一下合作抗曹的事, 刘备才告辞回去.

周瑜继续进兵, 把战船开到了赤壁〖在湖北省嘉鱼县东北〗.恰好曹操的大军也到了赤壁.两军在大江南北遥遥相对.

这时候, 曹操的士兵因为乍到南方, 不服水土, 果然有好些已经闹起病来了.曹操只想快点儿打败对手, 就派出一支水军过江试探了一下, 一交战就给打败了.他只好让军队沿北岸扎营, 战船也一字儿摆开, 严密地防守着, 准备跟东吴的水军决战.

北方的士兵不习惯坐船.江面上又时常刮大风, 更叫大伙儿受不了了.将军们、士兵们, 十有八九都晕船, 动不动就"哇哇"地直吐, 吃什么吐什么.有的干脆连饭也吃不下, 别说在船上打仗了.曹操急得让大家赶紧想办法.有人就献计说: "咱们把船三五只、十来只连在一起, 用铁锁链拴住, 上面钉上木板, 合成一只大方船, 好象陆地一样.那么着, 多大的风浪也不怕.船一稳, 人就不晕了."曹操觉着这个主意不错, 就下令连夜打造铁链, 砍树锯木板.没过几天, 这些东西准备齐了.将士们按照曹操的命令, 把战船一只一只连在一起.这个办法还真灵, 晕船呕吐的人马上就减少了.

曹操正在得意, 没想到东吴的人已经看出了毛病.老将黄盖悄悄地找到周瑜说: "现在兵力敌众我寡, 总这么僵着, 对咱们就太不利了.我看曹操已经把船都锁在了一块儿, 一只挨一只, 还头尾相接.要是用火攻, 看他还能往哪儿跑! "周瑜抓住黄盖的手高兴地说: "您和我想到一块儿去了.要用火攻, 有些事还得先商量商量, 千万不能走了风声."黄盖点点头, 两个人又悄悄地说起来.

这一天, 有人从江南捎来一封信给曹操.曹操打开信一看, 原来是黄盖写的.信上说, "我黄盖受孙氏厚恩, 一向忠心耿耿.但是现在也不能不认清形势.拿东吴这么一点儿人马来跟您对抗, 谁强谁弱, 相差多远, 将士们心里都很清楚.只有周瑜、鲁肃两个不知道天高地厚, 硬要逞能, 又愚蠢, 又可笑.我真没法儿跟他们说理.我想投靠您, 归顺朝廷.等交锋的时候, 我愿意做为前部, 为您效劳."

曹操把这封信看了又看, 忽然笑出声来, 用眼睛紧盯着送信的人说: "真是这么着吗?你们想来个投降, 是不是?"送信的人倒沉得住气, 说: "黄将军因为反对周瑜, 受了毒打.他一心想要归顺丞相, 您可不要多疑, 错过了机会."曹操想了想说: "如果他真心投降, 朝廷一定会重加封赏.你回去对黄盖说, 有消息马上报告我."

曹操还不放心, 又派人过江去探听.派去的人回来说, 黄盖真地跟周瑜翻了脸了.他劝周瑜投降, 周瑜不但不听, 还把他打得皮开肉绽, 正在营里养伤呐.东吴的将士议论纷纷, 都怪周瑜不懂事, 做得太过分了.曹操听了报告, 才认定黄盖是真投降.他万万没想到, 周瑜、黄盖早就定下计策, 安排好了专为骗他的.

黄盖按照周瑜的命令, 准备了十艘大船.船上装满干草、芦苇, 灌上膏油; 外面再盖上布, 船头插上旗子.冬至这天, 江上忽然刮起了一阵阵的东南风.黄盖先派人送信给曹操, 说今天晚上, 他要带着粮船到曹营来投降.

黄昏的时候, 风越刮越大.黄盖让士兵们在每艘大船后面拉上几只小船, 人都躲在小船里.一切都准备好了, 他下令出发.船一艘接着一艘离了岸.到了江心, 船上拉起风帆, 顺着风势别提多快了.一眨巴眼儿的工夫, 就瞧见了曹操的军营.

曹军的将士们听说黄盖来降, 都站在大船上, 眼巴巴地朝南边看.有的看见了, 先嚷起来: "瞧, 那就是黄盖的船! ""这下子可有周瑜的好看了! "

忽然有人高叫了一声: "船来得这么快, 装的可别不是粮食吧?"一句话提醒了曹操.他急忙下令说: "快让来船停住, 不准它前来.弓箭手赶快准备! "

可是哪儿还来得及呀! 东吴的船已经冲过来了, 猛地各艘船上同时起了火.火焰冲天, "呼呼"地烧着; 火乘风势, 风助火威, 越烧越旺.船象飞起来似地到了曹军的链锁船旁边, 一处起火, 立刻烧到了别的船, 不大一会儿工夫, 成了一片火海.木板给烧得"哗啪哗啪"地直响, 铁链都烧断了.

这时候, 火船后面那些小船上的东吴将士, 一齐跳上大船, 一连串儿地射出带火的箭.结果, 不但水寨的船被烧, 连岸上的营寨也都起了火.火光把半个天都照红了.曹营将士哪儿还顾得上迎战, 往四下里逃的逃、散的散.烧死的, 踩死的, 淹死的不知有多少, 真惨极了!

曹操到这时候才后悔不该把战船锁上, 更不该轻信了黄盖的诈降.可这已经晚了.他只好由几员大将保护着, 拚命往北逃.火乘风势, 风助火威, 越烧越旺.

黄盖带着东吴的将士冲到曹军的船上, 正往前追, 没提防乱箭飞过来, 射中了肩膀.他身子晃了晃, 一个跟头栽到大江里.幸亏韩当的水军从后面赶上来, 把他救了.韩当看见黄盖这么大年纪, 还不顾死活地冲杀; 又想着他为了诈降受了苦刑, 心疼得直掉眼泪.他急忙命人给黄盖换了衣服, 送回大营去医治.这时候, 周瑜亲自带着大军, 从南岸接应来了.他下令往北追赶, 说什么也别放走了曹操.

曹操和剩下的将士们逃到了华容道.好多人没有马骑, 只好跟着步行.华容道是条弯弯曲曲的小道儿, 尽是些大大小小的泥坑, 天又偏偏刮起风下起雨来, 人和马陷在泥坑里, 都摔倒了.曹操让士兵从附近背些干草来, 垫在路上, 人马这才能走过去.士兵们都怕掉在后头, 一个一个争着往前挤.那些受伤的、有病的、体弱的, 不小心被人挤倒, 就给踩死了.大伙儿跟着曹操逃到江陵, 才算松了口气.

曹操这几年光打胜仗了, 怎么也没想到这次打了败仗, 还败得这么惨.他越想越气得慌, 下狠心一定要报这个仇.第二天, 他留下曹仁守江陵, 乐进守襄阳, 自己带着人马回许都去了.可他又没想到, 等他回了许都不多久, 周瑜已经打败了曹仁, 攻下了江陵.刘备也占了好几座城.长江两岸一带差不多全成了孙权、刘备两家的地盘了.曹操眼看着孙权和刘备的势力越来越大, 光着急没办法.这时候, 朝廷内部又有人议论起来, 说曹操的权力这么大, 他早晚得篡位当皇帝.这些流言蜚语, 曹操可怎么能受得了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