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以后哪里又地震了_又地震了
1.日本又有地震侵袭,为应对地震他们想出了哪些办法?
2.四川又发生地震了吗?
3.泸县地震又降雨老师用棉被裹紧孩子,在这场地震中你还看到了哪些暖心事件?
4.如何看待北川连续两天发生4.5级以上地震这件事?
5.三亚地震之后,广州又发生地震,为何地震总喜欢成片出现?
唐山大地震是1976年7月28日,此后国内又发生了云南省澜沧地震、耿马地震、昆仑山地震、四川汶川地震、四川雅安地震、青海玉树、四川九寨沟地震、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地震、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地震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地球内部直接产生破裂的地方称为震源,它是一个区域,但研究地震时常把它看成一个点。地面上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称为震中,它实际上也是一个区域。
根据地震仪记录测定的震中称为微观震中,用经纬度表示;根据地震宏观调查所确定的震中称为宏观震中,它是极震区的几何中心,也用经纬度表示。由于方法不同,宏观震中与微观震中往往并不重合。1900年以前没有仪器记录时,地震的震中位置都是按破坏范围而确定的宏观震中
从震中到地面上任何一点的距离叫做震中距。同一个地震在不同的距离上观察,远近不同,叫法也不一样。
日本又有地震侵袭,为应对地震他们想出了哪些办法?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月26日3时24分,四川阿坝州汶川县(北纬31.02度东经103.38度)发生4.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地震发生时,汶川、都江堰等地震感明显,成都城区有震感,特别是楼层高的住户,凌晨很多人第一时间通过朋友圈等社交平台反映:“地震了”“玻璃窗子哗哗响,一下子震醒了。”
据悉,该起地震是2017年截至目前四川省境内第4起震级在4.0及以上的地震,前3次均发生在宜宾市,最高震级为1月28日筠连县4.9级,地震造成了部分民房垮塌。汶川4.0级地震和前3起地震不属于一个地震带。目前,当地防震减灾部门已经派出人员赶赴震中乡镇查看是否有地震受损情况。
面对地震的逃生原则: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
要注意的是,地震时不宜夺路而逃,这是因为:
1、现在城市居民多住高层楼房,根本来不及跑到楼外,反倒会因楼道中的拥挤践踏造成伤亡;
2、房屋剧烈摇晃,造成门窗变形,很可能打不开门窗而失去求生时间;
3、地震时,人们在房中被摇晃甚至抛甩,站立和跑动都十分困难。
就近避震“伏”在哪里更安全呢?
如果你在室内,应就近躲到坚实的家具下,如写字台、结实的床下,也可躲到墙角或管道多、整体性好的小跨度卫生间和厨房等处,但要尽量避开玻璃柜。注意不要躲到外墙窗下、电梯间,更不要跳楼,这些都是十分危险的。
如果你在影剧院、体育场或饭店,要迅速抱头卧在座位下面;如在工厂车间里,应就近蹲在大型机床和设备旁边,但要注意离开电源、气源、火源等危险地点。地震一停,迅速有秩序撤离,撤离时千万不要拥挤。
如果你在室外,要尽量远离狭窄街道、高大建筑、高烟囱、变压器、玻璃幕墙建筑、高架桥和存有危险品、易燃品的场院所。地震停下后,为防止余震伤人,不要轻易跑回未倒塌的建筑物内。
在行驶的汽车、电车或火车内,应抓牢扶手,以免摔伤、碰伤,同时要注意行李掉下来伤人。可用胳膊靠在前排椅子上护住头面部或用双手护住后脑,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地震后,迅速下车向开阔地转移。
无论在何处躲避,都要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如果正使用明火,应迅速熄灭。
地震时不要顾此失彼
短暂的时间内首先要设法保全自己;只有自己能脱险,才可能去抢救亲人或财物。当然,如果身处平房或楼房一层,能直接跑到室外安全地点也是可行的。
紧急事件中为什么短信比电话靠谱?
短信的信息量是轻量型,发不出去时可重试。电话就不同,只有接通和没接通两种状态,一旦接通你就和这业务信息捆绑在一起了,直到挂断才能释放信息资源。运营商会通过控制信道而不是语音信道来传输SMS短信,即便语音信道饱和,短信可通过控制信道来传输,这就像高速公路堵车时,可通过辅助形式一样。
四川又发生地震了吗?
因为日本地处板块运动交界处,所以地震时有发生,为应对地震,他们想出了很多办法,据我了解,首先是房屋基本是框架结构,他们都基本采取较轻的木质材料建造,防止地震发生,房屋倒塌,重量太大给人造成巨大损伤。
还有在家中,能固定的物品他们基本都会固定住,防止地震来临时,这些物品倒塌,对人们造成二次伤害。地方适合地震来临时,暂时性躲避,这些日本人民都一一清楚,在地震真正来临时,不会抱头鼠窜。有目的性的自救,躲避。
其次公民防震意识很强,因为从幼儿园开始,学校就总是组织地震演练,并且教给学生自救方法,包括成年以后,在公司里也总是组织地震演练。什么等级的地震,需要怎样逃难,需要什么方法自救等,日本人们的地震防护意识牢牢记在心中,和我们相比,真是没有可比性,我们中国学生,基本很少有演练。
日本国家对地震这一块宣传很到位,在日本,随处可见宣传教育,还有专门的防灾、防震学习基地。虽说我们中国地震并不频繁,但是也会发生,就像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这就能看出,老师教过自救的学生都逃离了,而有的教师、学生就在灾难中离去了,令人很悲痛,在这一方面我们要向日本学习,一年之中偶尔演练一次、两次的,学生起码有这个防震意识,当地震真正发生时,也会有秩序的逃离。
去过日本,基本都会对日本的地震应急包有印象,随处可见,基本房间里都会配备。就算受困,这个包裹里的东西也够支撑一段时间。日本随处可见的小公园,也是为了地震留存的小空间,让人们可以有地方避难。
泸县地震又降雨老师用棉被裹紧孩子,在这场地震中你还看到了哪些暖心事件?
1月15日傍晚,四川4.2级地震发生,而且连续发生三次,最高震级4.2级。中国地震台网测定,三次地震分别为18时05分发生在宜宾市珙县的4.2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19时20分发生在该市筠连县的3.7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19时29分同样发生在该市筠连县的3.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四川省宜宾市在90分钟内连续发生三次地震,最高震级4.2级。
“房子剧烈地摇晃,玻璃窗不停地响,我很淡定地在手机,我想我是疯了,过程持续了十秒不到。”定位为宜宾市筠连县的网友“风吹那丝雨”发微博表示,地震发生时,当地震感十分明显。
如何看待北川连续两天发生4.5级以上地震这件事?
2021年真是命运多舛的一年,新冠疫情反反复复,大灾小难接连不断,先有吴江区某酒店辅房坍塌事故,后有河南千年一遇的大降雨,转眼间,四川泸县又发生6级地震,真是不让人消停。
在这多灾多难时节,唯一让人暖心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了。
中国救援力量每一次的灾难来临,冲在最危险、最前方的当属我们最可爱的人?人民子弟兵了,他们有的年龄不大,但他们稳重可靠,他们并不伟岸,但却能为大家扛起生的希望。当泸州地震的那一刻,他们迅速集结在一起,冒着狂风暴雨深入震中心。这,就是中国军人的伟大!这,就是中国救援的速度!
人间尚有温情在大家还记得汶川地震时的?范跑跑?吗?身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却没有起到保护祖国花朵的义务,当危险来临时,他选择不顾一切的抛弃自己的学生,只顾着自己逃跑。
与范跑跑不同的是,在此次地震我们能看到的是以下场景:一、某幼师用床单紧紧的护住孩子们,哽咽着向各位家长报平安。二、在感受到地震时,妈妈护住刚出生没多久的婴儿,爸爸又用自己的身躯将孩子和老婆护在身下。三、民间救援力量自发加入救援队伍,获救百姓自愿为他们大家送水送饭。
难道孩子的父母、幼儿园的老师?他们都不畏惧死亡吗?不,不是的,在死亡面前谁都会恐惧、会退缩,但比起死亡更重要的是那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爱意。
岁月或许能抹去满面疮痍,但抹不去留在人们心中的伤痕,我们能做的就是缅怀逝者,然后带着感恩的心回报社会吧。
感谢观看,欢迎关注@小小苏获取更多新鲜资讯吧!
三亚地震之后,广州又发生地震,为何地震总喜欢成片出现?
在10月23日四川北川又地震了,具中国地震网发布了解到在23日凌晨,四川北川县又再次发生三次地震,分别为三级地震、2.8级地震和三级地震,三次地震震源深度达到18千米,而从地理上得知,北川县距离汶川较近,在余震区内而北川县在10月22日时就已经发生过4.7级地震,震源达到20千米,并可在不到一天内几乎在同一个位置又发生了三次地震,中心位置几乎重叠。让人匪夷所思。这次地震后六秒后,四川省境内地震局就已经通过预警信息、广播电视、手机等发布信息。做到了在第一时间内疏散群众,发布预防警报。而我认为四川多地震是因为四川境内处于地震带。
四川是我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同时还是盛产辣椒的地方,地形较为复杂,四川境内龙门山位于地震带上,所以四川地震较多,而且强度较大。而地震属于自然现象,地震产生的原因是地壳在地球内部释放能量时产生的振动,期间产生的振动波上升到地面就引起了地震。而地震最中心被称为震源。是地底能量爆发地点。地震常常会引起火灾、水灾和地球放射性物质扩散等,也经常造成海啸、山体滑坡等灾害。
地震发生时往往特别突然,虽然有地震预警但是也要学会保护自己,在室内遇到地震时,一、应当迅速躲在坚固的家具下面,并用被褥或者枕头护着头部。二,距离空旷地区较近的应及时从安全通道迅速撤离。三,在商店地铁等公共场所中及时选择结实的柜台蹲下并远离玻璃制品货架等。四、震后疏散时一定要保持镇静,听从现场指挥人员指挥避免发生踩踏。地震发生时在室外应当立即避开高楼建筑桥梁等一些悬挂物品避免倒塌,并且迅速趴在比较开阔的地区,等待救援。
如果你对此事件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这个问题从专业的地理知识来说的话,应该是根据他们所处的地震带来分析的,若是同一个地震带上的同一片地区,在一处发生地震时,会有联动的效果。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震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据统计,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即每天要发生上万次的地震。其中绝大多数太小或太远,以至于人们感觉不到;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大约有十几二十次;能造成特别严重灾害的地震大约有一两次。人们感觉不到的地震,必须用地震仪才能记录下来;不同类型的地震仪能记录不同强度、不同远近的地震。世界上运转着数以千计的各种地震仪器日夜监测着地震的动向。
地震的联动效果是常有的事,一般都是发生在比较靠近的两个城市中,应属于的是同一个城市群。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