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台风烟花将二次登陆上海台风烟花到哪了

2.这次台风对上海影响大吗

3.上海或直面台风“梅花”,本周三周四风雨更为明显,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4.上海有没有台风

5.上海台风最新消息今天

明天上海天气预报台风_上海今明天气预报有台风影响

那是上海外滩信号台

详情如下:

在上海外滩滨江绿地改造工程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整体移位成功的外滩信号台。这座高49.8米、自重400吨的塔楼,现已重建装饰焕发了青春。

外滩信号台,是上海仅有的两座阿塔努布式建筑之一,塔楼始建于1907年,距今已有87年。然而,外滩信号台的创建历史,则可追溯到1884年,它与上海开埠以来的历史进程是紧密相连的。

一、信号台的由来

信号台的历史,是与国际航海事业的发展紧密相连的。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对外扩张,商船航运和军舰航行都离不开气象。1853年8月,在布鲁塞尔召开的国际海洋会议上,气象作为航海事业的重要因素进行了讨论。1854年,英国商业部成立了气象处,于1861年首次利用信号电码发送暴风雨警报。之后,英国在纽卡斯尔等港口,开始采用悬挂信号的方法发布风暴警报,欧洲各重要港口也相继建立了信号台。

1840年英国殖民者发动了鸦片战争,逼迫清政府于1842年8月29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使上海成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1850年大英轮公司“玛丽伍德”号首辟香港至上海航线后,外商洋行陆续派遣船只前来上海。19世纪50年代,上海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港口和对外贸易中心。为了使商船和军舰能在“危险的远东海域”安全航行,气象保障也就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上海开埠后,英国和法国传教士先后在上海开展气象观测。之后,法国天主教耶稣会于1872年8月决定在上海徐家汇建立观象台,同年12月正式开始气象观测。从1873年5月起,在报纸上发表隔日气象观测资料,并在海关对面的布告栏每日公布中国和日本部分地区的天气情报报告,使商船、军舰离港时能获取气象情报。

1879年7月31日,台风侵袭上海,造成重大损失。徐家汇观象台台长能恩斯(M·Dechvrens)对这次台风作了分析研究,并认为只要中国海关、电报公司、法租界公董局等有关当局诚心合作,建立气象警报信号台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能恩斯的论文发表后,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赞赏和支持,尤其是航运公司的经理及船长纷纷写信,期望能看到在上海港建立起气象警报信号台,同时,希望设立标准时间的报告,使航海时针也能得到校准。

1881年9月20日,上海西商总会通过决议,投资筹建向航海者提供天气情况的机构,要求能恩斯神父给予指导。同时,提供资金购买气象观测仪器,于1884年2月18日在远洋轮船上安装。从而扩展了海上气象观测的范围,为建立信号台创造了条件。

二、法租界公董局的建台计划和辞职风波

我国轮船招商局于1873年成立后,先后开辟了驶往日本、菲律宾、新加坡、越南、美国等国外航线。为了轮船航行安全的需要,招商局于1882年12月求得清政府两江总督左宗棠核准,沿徐家汇路向徐家汇观象台架设电话线杆,以便获得海上气象情报。法租界公董局闻讯后迅速作出反应,于12月21日决定,在洋行、外轮公司集中的外滩黄浦江畔西洋码头附近,法租界洋泾浜桥堍(今延安东路外滩),建立气象警报信号台,并设立对时用的子午时辰球。同时,呈请法国驻沪总领事傅赉世(Flesch)向上海道台邵友廉交涉,要求取得沿徐家汇路向徐家汇观象台架设电话线路的权利。当时法国正侵略越南。为了维护我国的主权,邵友廉以“两江总督左大人已有谕贴核准招商局立杆架线在先”为由,两次严辞拒绝了傅赉世的要求。对此,法租界公董局极为不满,仍以徐家汇路是法国军队修建、公董局拨款保养为理由,表示抗议招商局的立杆架线行为,并再次要求傅赉世与上海道台交涉。由于中法关系日益紧张,法国舰队在我国东南沿海频繁活动,中法战争一触即发,傅赉世于1883年3月26日复函给公董局,拒绝再行交涉。同时,指责公董局“不能对于此地当局提出任何抗议”,“所有关于国际性质的问题,只有国家代表方有处置的权能。”

法租界公董局第十八届董事会由于架线要求未能达到目的,又受到总领事的指责,总董蒙维尔(Vouillement)、副总董平济利(Blnnlsebli)以及四名董事,于3月29日相继辞职,董事会遂遭改组,建立信号台的计划也暂被搁置。

三、外滩信号台的建立与发展

法租界公董局第十八届董事会于1883年4月19日改选后,徐家汇观象台台长能恩斯写信给公董局说:“以上海如此重要的商埠,若设置一个气象信号台,并核定时刻的标准,是很有重大利益的”。能恩斯避开了架设电话线杆的问题,准备采用人力奔走传送气象报告,仪器设备只需购置一台天文钟和中星仪就可以了。总董奥里乌(N·J·Orion)在4月30日公董局非常会议上宣读了能恩斯的信。5月29日决定,在外滩洋泾浜桥堍创办气象信号台。出资白银3000两购买仪器,每年补助白银300两作为维持费。自丹麦商人于1882年在外滩洋泾浜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电话局后,徐家汇观象台开通了对各洋行的气象服务电话,不久与信号台的电话也接通,通讯问题得到了解决。

外滩信号台于1884年9月1日正式对外服务。这是在中国领土上由外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信号台,也是亚洲太平洋地区最早建立的信号台之一。信号台在行政上划归法租界市政总理处列为附属机构,中外籍员工约有10名。明末阁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的第十一世孙徐道生、徐林生都曾在信号台工作过。信号台的业务由徐家汇观象台领导,台长由徐家汇观象台台长兼任,气象警报和授时信号均由徐家汇观象台决定发布。外滩信号台实际上是徐家汇观象台对外服务的“窗口”。

初建时的外滩信号台比较简陋。在一间小屋旁竖立一根木桅杆,悬挂气象警报信号,并有风球指示风向。为了适应日益发展的信号服务工作,台长劳积勋(A·Froc)于1847年10月18日致函法租界公董局,要求扩大信号台,并附呈了建筑师夏洛(Chollot)拟定的工程计划。公董局接受了该项计划,并拨款1480美元。工程于1898年8月19日完成。

外滩信号台的木桅杆曾先后于1901年8月3日和1906年7月5日两次被台风和雷雨大风折断,子午球突然坠落,砸破了附近办公室的屋顶。由此促使法租界公董局于1906年7月26日决定,尽快建造新的信号台。当时有两个设计方案,一个是铁路工程师查利格伦(Charigron)提出的,另一个是建筑师马第(Marti)提出的。经研究,公董局决定采用马第的设计方案,造价10247美元,于1907年2月6日签订合同,同年3月动工。工程采用木桩,用24捆松树奠基,底座宽11.3米、高4米、塔高36.8米,用钢筋水泥建造。塔顶建竖9米高的报时球桅杆,总高49.8米。工程于1908年7月完工。同时,还添置了气候记录器、风速计、精密时钟等仪器,更换了带有平衡锤的报时球,装置了白色信号灯。新建的信号台于1908年6月23日开始悬挂信号。

外滩信号台于1923年又制定了附房扩建计划,1925年与莱蒙德(Remond)、柯莱(Collet)签订了建造合同。工程于1926年动工,1927年8月完工。这就是现存的外滩信号台全貌。

四、信号服务与信号电码

外滩信号台的主要任务是开展气象和授时服务。每天10时、16时在桅杆上升起不同形状和颜色的信号旗,标明长江口外洋面上的风向、风力实况。1896年1月1日起又增加了雾天情况的报告。这是由设在上海东南83公里的大戢山岛灯塔站提供的观测资料,通过电报局的海底电缆转送到信号台的。每天11时30分悬挂徐家汇观象台发布的当天天气预报或风暴警报信号旗,夜间使用红、白信号灯发布风暴警报“使航海者知所趋避”。从1897年4月19日起,每天16时15分用信号旗报告徐家汇观象台气压表的指数,为停泊在黄浦江上的外国商船和军舰校对气压表提供依据。授时服务主要是每天中午将升在桅杆顶上的子午球降落,报告正午12点标准时。从1909年起,在夜间用灯光显示晚上9点标准时。这种精确的授时信号,对于远洋舰船在海上定位是非常重要的。

信号服务日复一日不间断地进行,每年累计工作量相当可观。以1936年为例,悬挂台风位置信号299次,台风信号灯131次,大风信号246次,大戢山岛气象观测实况信号736次,气压表指数信号366次,向报社和公众发布气象信息29698次。每当台风、暴风雨来临时,许多人在信号台等待最新信息,电话铃声不断,每天答询天气数百次之多。

用什么样的信号来发布气象信息是一个重要问题。信号台开始是使用各种不同形状和颜色的旗号来发布气象和授时信息的。旗号虽然色彩鲜明,但也有缺陷,在风静时旗号不能飘扬,人们不易辨别。因此,徐家汇观象台根据船长和海员们的意见,对信号不断作了改进。从1897年至1931年,较大的改进有6次。如为了使人们从各个不同方向看空中的信号投影都一致,采用圆形体做标记,有球体、圆柱体、尖端向上或向下的锥体、底部或尖端相连的锥体等,不同形状组成的标记代表10位数码。同时,将远东海域分成若干大小不等的海区,规定用数码表示台风在某一海区的位置和移动路径。台风移动的方位采用海员熟悉的罗盘形式,以32个方位用数码来表示。商船和船长和海军的舰长只要看到信号,就可以作出判断,并决定是否启航和航行的路线。

外滩信号台使用的电码,曾由台长劳积勋先后于1905年在因斯布鲁克举行的国际气象局长会议和1930年4月在香港举行的远东气象会议上分别作了介绍,获得好评,认为“电码之便捷,航用之简便,有推于世界之可能”。中国海关早在1898年就决定,所属各灯塔站统一使用外滩信号台的信号电码。从1931年3月1日起,东亚各国海关所属港口(除朝鲜外)都使用上海外滩信号台的电码悬挂信号。

五、鸣炮示警

1915年7月27日至28日,强台风袭击上海,风速达43.9米/秒(12级)。虽然徐家汇观象台对这次台风作了预报,信号台发布了警报,但损失仍惨重。英、法租界行道树被吹倒6000余棵,黄浦江浮尸200余具,沉船300余艘,损坏船只千余艘,徐家汇天主堂塔顶上的铁十字架也被狂风吹弯,马路积水盈尺,通讯一度中断,工商业陷于停顿。这次台风灾害使社会各界引起极大震动。为了加强对台风的报警和防范工作,上海海关于1916年8月3日发表通告,每当信号台挂起黑球,台风即将来临时,“在陆家嘴楼房鸣炮一响示警”,后又规定在兰路(今兰州路)江海分关同时鸣炮,所有船只均需进港避风。1936年3月,海关又发布公告,将台风警报鸣炮改为三响,与时间号炮有所区别。每当台风即将来临时,在狂风怒吼中,那深沉凄厉的炮声震撼申城,提醒市民做好防台工作,一切船只均不得出港,直到1940年7月27日才停止使用鸣炮示警。

六、“”

外滩信号台成立之时,正是中法战争爆发之际。法国来华邮船不得进入上海港,邮件只能卸在大戢山岛灯塔站,再转运上海海关,由外滩信号台悬挂信号通告法国侨民领取,这是最早的“”。

为西方各国海军舰队提供气象“”,是外滩信号台的一项重要任务。据年报统计,仅1901年至1908年的八年中,这类“”达1115次,平均每年139次。按国别区分,以1907年为例,法国47次、德国34次、意大利20次、英国15次、美国8次、奥地利5次、丹麦1次。应西方各国空军和航空驾驶员的要求,自1920年3月1日起,外滩信号台提供的徐家汇观象台气象公报中,增加了三个高度的风向,在对云的观测中推断了云底高度。

外滩信号台台长龙相齐(Gherjzi)于1938年参观了汉堡德国海洋气象台、伦敦英国空军部、华盛顿美国气象局、巴黎法国气象局、意大利水道部、香港和马尼拉气象台,回到上海后说:“与各国同类信号台相比,上海外滩信号台毫不逊色,甚至有些方面超过它们”。正由于此,外滩信号台和徐家汇观象台受到西方各国的支持和称赞。上海英租界工部局从1897年起承担外滩信号台经费开支的一半。日本明治天皇于1903年11月24日授于劳积勋台长“瑞宝勋章”。法国海军部于1919年10月提供一台精密的天文钟,以改善信号台的授时服务。由法国海军部长莱涅(Leygnes)提议,经法国议会表决通过,每年向徐家汇观象台提供补助金12000法朗,法国海军上将吉莱(Gilley)率领的海军参观团于1923年到达上海,向外滩信号台和徐家汇观象台的神父及员工表示了“感激之情”。

七、从“孤岛”到黎明

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于1937年11月12日沦陷,租界成为“孤岛”。由于各地逃难的同胞以及世界各地的流亡者来到上海租界,资金和劳动力激增,经济出现畸形的虚假繁荣。在此期间,中国内地的气象站都已停止发报,但太平洋地区以及福州、汕头等地气象站仍继续工作,徐家汇观象台仍能发布台风和日常的气象预报,外滩信号台坚持进行气象服务和信号报警。同时,由于设在巴黎的国际时间局的帮助,徐家汇观象台自1939年7月起,与世界各国20个观象台建立了确定标准时间的相互联系和合作。因而,外滩信号台的授时服务也有了改进。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租界,“孤岛”局面结束。根据法国驻沪总领事馆的指示,外滩信号台的气象和授时服务暂停。不久,徐家汇观象台提出了在日军占领下恢复业务工作的方案,每天11时、16时两次气象要素观测实况和天气预报仍在外滩信号台公布,但不发无线电广播。

1943年7月30日和8月1日,法国维希政府和日本分别向汪伪国民政府“交还”法租界和公共租界。外滩信号台由日伪上海特别市第八区公署接管。该区工务处副处长许贯三任台长。原台长卜尔克(M·Burgand)在报告中表示:“保证在上海市政府第八区管理之下,照常办事于上海工商事业之中”,“与日本当局互相通气,以冀事业日渐发展”。同年12月31日,日伪上海特别市第八区公署署长陈公博聘任卜尔克神父为外滩信号台副台长。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中央气象局会同上海市政府接收了外滩信号台,改组成为上海气象台的一个组成部分,由郑子政任台长。1946年6月,上海气象台将国际间议定的气象信号及地方风暴信号重新公布施行。黎明前的上海,通货膨胀,百业萧条,经济崩溃,但外滩信号台仍坚持开展气象服务。

上海解放后,军管会于1949年5月31日发布命令,派员接管了当时设在大西路(今延安西路)的上海气象台,外滩信号台同时回到了人民的手中。

1950年6月,美国挑起了朝鲜战争。同年12月11日,军管会命令接管了徐家汇观象台。随着抗美援朝的胜利和国民经济的恢复,为了保障海上和内河航运以及渔民的安全,于1952年成立外滩气象站,自1953年1月1日起恢复气象观测和信号服务。根据上海中心气象台的通知,对外发布海洋气象预报,遇有台风或大风时,悬挂警报信号,并为航海部门提供气象咨询服务。

1957年初,上海中心气象台成立了专门服务机构,与海运、航运、铁路、机场、码头等交通运输部门建立了电话服务网络,海岸电台加强了船舶气象报告,人民广播电台不断改进天气预报的广播。随着通讯工具的逐步现代化,有线和无线通讯以及新闻媒介不断提高气象信息的传播速度,适应了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需要。因此,上海中心气象台于1957年2月15日决定,外滩气象站停止工作,风暴警报信号由港监部门负责悬挂。

如今,外滩信号台早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留下的这座古典式西洋建筑,是历史的见证。据悉,它将开辟为外滩发展史料展览室,供游人观瞻,成为外滩历史风貌保护区的一组新的旅游景点。

台风烟花将二次登陆上海台风烟花到哪了

序言:台风?仙都?逐渐接近上海,上海也一直在下雨。在上海有一位小伙子想出门,但是被台风强制吹回,由此可见这次台风有多大了。在台风天出门的时候,一定要十分的注意,保护好自身的安全,下面小编就和大家来一起来分享一下,在台风天出门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

一、提前了解天气

在台风天出门的时候,一定要提前看一下天气预报,了解未来几个小时的天气,看会不会遇到极端的天气。我们都知道台风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大树都能连根拔起。所以如果是有极端天气预警的话,大家最好还是不要出门。如果一定要出门的话,那么要做好自身的防护。将自己的出行计划告知家人或者是朋友,如果遇到紧急情况一定要及时求救。

二、步行出行时要注意的问题

如果是在台风期间步行出行的话,那么要避开广告牌、招牌和可能坠落的悬挂物。在遇到正在修建的建筑物时,快速通行或者是避开。在积水路段要随时观察,有没有电线掉落积水中。如果发现有人不慎触电,应该先找绝缘物体,塑料木棒等等,设法让触电者脱离电源,并且拨打120急救电话。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应及时与有关部门进行联系。

三、开车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如果在台风天开车的话,那么一定要让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下大雨时要开启雾灯,如果路面有积水时,可以先看前车的通行情况,再驾车通过。在山区行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山体滑坡。在停车时要观察一下周围的情况,看是不是旁边有广告牌,楼上有没有杂物等等。如果是把车子停在地下车库,要先确定一下车库的排水系统是否完善。

这次台风对上海影响大吗

中央气象台发布关于台风烟花的最新消息:今天上午7点,位于杭州湾内的台风烟花,将以每小时5至10公里的时速继续移动,距上海金山与浙江平湖交界处仅仅约25公里。预计今日会抵达上海,请大家一定要注意!

预计,“烟花”将以每小时5-10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即将于7月26日上午在浙江平湖到上海金山一带沿海再次登陆

(强热带风暴级或台风级,11-12级,30-33米/秒),之后强度逐渐减弱,28日将转向东北方向移动,30日移入黄海海面。

台风“烟花”7月26日7时位置上海天气预报

上海今天阴有阵雨或雷雨,雨量可达大雨到暴雨,局部地区大暴雨,明天阴到多云有阵雨或雷雨。偏东风7级阵风8-9级,沿江沿海地区和江河湖面最大阵风10-12级,今天中午前后转东到东南风6级阵风7-8级,沿江沿海地区和江河湖面最大阵风8-10级,今天夜里到明天东南风5级阵风6-7级,沿江沿海地区和江河湖面阵风有8-9级。今天最高温度27度,明天最低温度25度。

台风天防御指南

1、

停止户外活动、大型集会和除应急抢险以外的户外作业。

2、相关水域水上作业积极应对,保障人员安全;加固港口设施;

过往及船舶做好防风措施,防止走锚、搁浅和碰撞。

3、人员尽量减少外出,确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危棚简屋、临时工棚内的人员及时转移至安全场所。

4、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外出人员避免在玻璃门窗、危棚简屋附近及广告牌等高空建筑物下面逗留。

5、当台风中心经过时,风力会减小或者静止一段时间,切记强风将会突然吹袭,应当继续留在安全处避风。

暴雨防御指南

1、市民尽量减少外出,检查门窗,防止雨水渗漏。

2、驾驶人员注意路面积水。

3、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在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危险地带人员和危房居民转移到安全场所避雨。

上海或直面台风“梅花”,本周三周四风雨更为明显,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这次台风“卡努”对上海基本无影响。

8月3日,市气象局发布第6号台风“卡努”趋势变化和影响分析。台风“卡努”将主要影响浙江省及东海海域。今年第6号台风“卡努”于3日夜间至4日上午在浙江南部近海海面回旋少动,之后向东偏北方向移动,趋向日本以南洋面,强度逐渐减弱。

受副热带高压影响,4—5日上海高温天气维持,日最高气温在35℃以上;5日下午开始上海有一次全市范围的降水天气过程,5—7日过程降水量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并伴有雷电、短时强降水和7—9级阵风等灾害性天气,强降水时段主要集中在5日下午到夜间。

台风来临前的准备:

1、随时关注天气预报,注意台风的走向

台风来临时,要及时了解台风的动态,人员要及时转移到安全地带,避开容易造成伤亡的地点(危旧住房、厂房、工棚、临时建筑),不要在以上地方避风避雨。

2、降低高空坠物的可能

空调悬空、高空设施要进行加固,并将露于阳台、窗外的花盆等物品移入室内。

3、固定门窗

门窗要捆紧拴牢,特别应对铝合金门窗采取防护。收起屋内外的各种悬挂;关闭门窗,必要时加钉木板。

4、准备逃生应急物品

检查线路,准备手电、蜡烛,储存饮水,以防断电停水;多准备一二日食物蔬菜,非必要时不要外出,停止各种露天集体活动和室内大型集会。

上海有没有台风

在台风天气来临的时候,大家也应该做好相应的准备。在这样的天气下需要关好门窗,并且也要储备好足够的粮食。

一般来说,在台风天气来临的时候,大家是不可以出门的。因为在这样的天气下出门造成的危险系数是非常大的,当台风来临的时候,可能会直接将人们吹走,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出门是对自己生命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所以很多地区在台风来临前都会通知当地的人民,提前准备好相应的食物和水。这样就不用再台风天起来年的时候再去超市进行采购,导致生命安全存在非常大的威胁。并且在这样的天气来临的时候,大家需要将家中的燃气关紧。因为在台风天气来临的时候,燃气可能会出现泄漏的现象,这样造成的事故就是非常大的,并且也会危害到邻居和自己家人的生命安全。

在台风天气来临的时候,大家需要将自己家种的窗户关闭,并且在这样的情况下,还需要切断家中的电源。因为台风在来临的时候会伴随着有非常强大的降雨量,如果没有及时地关闭门窗可能会导致室内出现积水的情况。在积水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出现漏电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大的。所以一般在这样的恶劣天气来临的时候,大家需要将家中的电源切断,并且还要关闭好自己家中的门窗。因为台风天气来临的时候可能还会出现很大的降雨量,所以大家需要将家中的一些现金或者是比较重要的证件在密封袋内包装起来,防止自己的一些财产遭受的损失。

台风天气对人们生活造成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因为在这样的天气下,大家都没有办法正常的上班或者是上学。但即使是在这样影响比较大的情况下,大家还是要做好相应的准备措施。

上海台风最新消息今天

上海有台风。

上海26日依旧延续着多云为主的好天气,午后注意防范局地性的短时雷阵雨。气温也跟今天相当,全天为28~34℃,东南风4~5级阵风6级,相对湿度95%~65%,防暑措施不能懈怠。

不过,要注意的是,台风登陆前后和其北上过程中,台风本体和外围环流将对华东地区造成大范围风雨影响。

上海在27~29日主要受到其外围环流的影响,云系增多,风力增大,气温略有下降,最高气温将降至30℃左右。气象部门表示,台风路径预报仍会有调整。“杜苏芮”目前预报路径较之前向西调整;26日后的路径仍有不确定性,主要的引导系统——副热带高压东退的速度和强度变化较大,导致“杜苏芮”路径存在一定变数。

台风天的个人防护方法:

1、避免外出:台风来临时,尽量减少外出活动,特别是在台风强风期间,避免在户外暴露。

2、注意安全疏散:如果住在易受到台风影响的地区,及时听从当地政府的疏散指示,选择安全的疏散路径,尽量避免使用电梯。

3、防护好窗户和门:台风来临前,关闭窗户和门,确保其紧密封闭,以防止强风的侵袭。

4、避免使用明火:台风天气时,避免使用明火,以防止火灾的发生。

5、参与社区防护组织:积极参与社区防护组织,了解并遵守相关应急预案和疏散指示。

6、互助合作:邻里之间要互相帮助,分享资源和信息,共同应对台风灾害。

上海台风最新消息今天:台风“海神”来袭,上海启动防台风应急预案

近日,台风“海神”已经进入上海附近海域,预计将于今天下午到晚上登陆上海。上海市气象局已发布红色台风预警信号,市民们需要做好防范措施,确保自身安全。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上海市针对台风的应急预案及相关操作步骤。

一、关注天气预报,了解台风情况

在台风来临前,市民们需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了解台风的路径、强度等情况。可以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多种方式获取最新的台风消息。

二、做好防护措施,确保人身安全

在台风来临前,市民们需要做好防护措施,确保自身安全。具体措施如下:

1.关闭门窗,封住门缝、窗缝,避免风雨侵入室内。

2.清理阳台、屋顶等易受风雨侵袭的地方,确保不会有杂物飞落,危及行人及邻居的安全。

3.防止电器受潮,关闭电器电源,避免触电事故。

4.准备足够的食品、饮水、药品等生活必需品,以备不时之需。

三、避免出行,确保交通安全

在台风来临期间,市民们应尽量避免出行,确保交通安全。如果必须外出,应注意以下事项:

1.选择安全的交通工具,避免乘坐摩托车、自行车等易受风雨侵袭的交通工具。

2.穿着合适的衣服和鞋子,避免穿着过于宽松或高跟鞋等不便行走的鞋子。

3.带上雨具,避免被风雨淋湿。

四、做好家庭防护,确保财产安全

在台风来临前,市民们需要做好家庭防护,确保财产安全。具体措施如下:

1.将易受风雨侵袭的物品放置在安全的地方,如花盆、晾衣架等。

2.关闭燃气、水电等设施,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3.做好宠物的防护工作,确保它们的安全。

综上所述,台风“海神”来袭,上海市民们需要做好防范措施,确保自身安全。希望大家能够密切关注天气预报,遵守应急预案,共同应对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