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近的新闻

2.新闻报告怎么写?

3.新闻英语的语法特点 - 六级语法

4.校园新闻作文

今天刚刚发生的新闻_中国今天刚刚发生的新闻

1标题:就是消息的眼睛,标题起得好,就可以吸引 读者的眼球,起的不好,可能好的消息也就因此被淹没了。 标题要简明,能准确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标题有

主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

引题(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待背景,说明原因,烘 托气氛)

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

就新闻网来说,大家要把最能体现新闻要素的标题放到 标题框内,一般式主体或副题。另外的标题放到正文上方, 大家一般只写引题,或者引题、主题放一起。

2导语:指一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导语 是新闻的生命所在,大家要用一半甚至更多的时间琢磨导 语。

3主体:全面展开阐述,也是由主到次。

4背景:是说明新闻事件的起因;显示或帮助 读者理解新闻事件的重要性;突出新闻稿件的新闻价值;

5、结尾:小结式、启发式、号召式、分析式、展望式。 同学们写的结尾不够精炼,套话、假话、大话。

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真实性:真实性是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虚假的新 闻没有任何宣传价值。一是要注意新闻五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都要符合事实,不能主观臆断。特别是人物的 职务和姓名,在投稿之前要反复核对。二是要少议论、少抒 怀,用事实说话。好新闻是事实组成的,没有观点,即使有 某种倾向,也是事实本身。要坚决把非事实的语句删掉。

时效性,新闻要争分夺秒,以最简洁的篇幅、最快 的速度报道已经发生、刚刚发生的事情。时间越近,价值越 大。同学们要及时上传。

重要性:内容重要、影响比较大的、有重要人物出 场的新闻。

新鲜性:报道人们不知道的事情,人们感兴趣的事 情。不新鲜的事情就不是新闻。新闻写作切忌“赶”。人云 亦云,这样写出的文章千篇一律,没有新意。

人情味:健康的、高尚的、有趣的。比如捐款、至U 敬老院看望老人、清洁虞山等志愿者服务活动、回收餐盘活 动。

最近的新闻

 新闻作品播报是广播电视传媒中播音员、主持人最主要的工作内容之一,新闻稿件播读指导就是为大家提供的关于新闻稿件播读技巧,来看下面:

?

 新闻稿件中长句子的播读技巧1

 要想读好新闻中的长句子,首先,要在搞清楚语句的意思和语法关系的基础上,处理好停与连,以免造成语意的含混。

 在书面语中的停连,是依据稿件中的标点符号。

 但在有声语言的表达过程中,停连就要区别对待,打破标点符号的限制。

 新闻稿件长句子播报中的?停连?要在符合生理需要的基础上,常常是声停气不停的。

 也就是说,要采用一种似停非停、似连非连的停顿方法,以语流曲线的细化来播读新闻稿件中的长句子。

 其次,要精选重音加强语势。

 长句子里重音不可过多,一两处即可,以免由于重音太多而使受众的注意力分散,不能清楚的了解新闻事实,从而破坏了新闻节奏的明快感。

 播读长句子时减少重音还可以为我们节省气息,使语流更通畅自如。

 在语势上要加大语流的起伏变化,达到突出语句重点的目的。

 举例说明:?这是?大洋一号?/在全面改装成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综合性科学考察船后的/首次航行,⌒也是我国首次进行/横穿太平洋的综合性远洋科学考察,/航行里程将超过5万公里,|科考过程中/还将首次使用/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水下机器人等多种先进设备。

 以上这段新闻,一共由四个分句组成,长句子很多,这几个分句中的停连就要依据其意思、语法关系合理进行分解。

 句中"|"处停顿,?⌒?处可不停顿连接,"/"处要顿挫(在很短的时间内停声不停气)。

 在重音上,这段话主要是说大洋一号要进行横穿太平洋的综合性科考,要强调的是这是我国?首次?横穿太平洋的科考。

 所以我们只需把?首次?作为重音强调即可。

 否则重音太多就突显不出意义所在了。

 在语势上,前三个分句都应是上扬的语势,让听的人明白一个意思还没完。

 到第三分句完时就使用降调,以提示一个小意群的结束。

 第四个分句语势渐弱,这样层次感才清楚。

 新闻稿件中数字的播读技巧

 很多新闻稿件都会包含一些数字在其中,这些数字不会无缘无故地出现在稿件里,每一个数字都有它所代表的含义和目的。

 那么,在播读这些数字的时候,就要在充分理解含义的前提下,把其所代表的内涵表现出来。

 首先,要在读准读清的基本要求之上,给数字?着色?。

 也就是说,要根据新闻事实来赋予数字或大或小,或轻或重的不同的色彩,对受众起到提示的作用,便于受众了解数字真正的含义,引起他们的思考。

 这是处理新闻稿件中数字最重要的一点。

 其次,对数字的着色要有选择。

 在一篇新闻稿件中如果有多处出现了数字,就要精选有价值的、最直观的数字来对其?着色?。

 这样才会使有声语言的表达简洁明快,不会使整条新闻变得杂乱。

 举例说明:?昨天,距大运会落幕还有4天。

 中国选手再夺4金3银3铜,以25金的成绩连续三天居奖牌榜首位,俄罗斯、韩国分别以21金、19金居二三位。

 在这篇新闻稿中,要选取重点突出我国成绩的数字来着色,需要强调的数字是"25",以及"4、3、3"。

 后者作为次重音强调就可以。

 因为它们体现了中国运动员的拼搏精神以及实力,其他的数字可以弱化处理以衬托新闻的主题。

 再如:?外经贸部昨天援引世界贸易组织最新统计数字说,2001年中国货物进出口额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由2000年的第七位上升至第六位,进出口总额达到5098亿美元。

 这篇稿件只需强调数字"六"就可以了,以表明中国货物进出口额的良好发展态势,其他数字弱化以突显主题。

 新闻播报是把一件刚刚发生的事播报出去,但播报不是念稿子,除了要掌握导语、主干以及特殊语句的播报技巧之外,播音者还要保持新鲜感和精气神,用明快顺畅的语流,加上热情积极的状态,才能找到最佳的新闻播读语感。

 新闻稿件播读指导2

 一、稿件播读的准备

 这里说的新闻稿件,涵盖了新闻消息、新闻评论以及新闻故事。

 考试中出现样式最多的是新闻消息以及新闻故事,新闻评论一般都会结合即兴评述考察,应该说不会出现新闻评论的播报。

 下面就新闻消息的播报提出一些要求和注意事项。

 消息应该理解为在最短的时间里、用最简洁的语言、用最快的速度把真实的事情传播出去。

 因此它要求:

 (1)准确无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都不许出现事实上的差错,只有认真才能准确。

 (2)层次清楚?一般消息都是由导语、主体、结尾构成的,层次之间要留出停顿的时间,以避免播成一片。

 (3)节奏明快?什么样的稿子就有什么样的形式,播的是新闻,就得像新闻。

 节奏不完全是快慢的问题,但它有快慢的问题。

 句子与句子之间紧凑,句段之间要明白晓畅。

 (4)朴实大气?以第三人称叙述事件,没有任何夸张、渲染。

 正确传达,直接面陈。

 举手投足、言谈举止让考官看到的是一种内心的真实流露。

 新闻播报不是念稿子,字里行间渗透着播者对新闻的理解,播报就是把这种理解、感受真切地传达给受众。

 因此还要注意:

 (1)播稿过程也是传达过程,把一件刚刚发生的事播报出去,播音者要有新鲜感,除了在备稿过程中找到新鲜点之外,播报时要有精气神,还要使这精气神分寸得当。

 明快晓畅的语流,加上热情洋溢的状态,足以让考官另眼看待。

 (2)消息要在最短的时间里让听的人知道,句与句的衔接在清楚的基础上要紧密,因此要格式正确、轻重恰当、逻辑严密、不涩不粘、不浓不淡、语势平稳。

 在播稿过程中,语流要紧凑,以避免散乱。

 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一个劲儿?,不紧不慢,无理解,不经心,缺少变化。

 (3)新闻稿件播读或播报,有的叫朗读新闻稿件,其实是一个意思 。

 无论干什么事都得像那么回事,所以播报新闻得像播报新闻的样子。

 播报的榜样就是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整点新闻以及各级电视台的新闻播报节目。

 切忌?说新闻?,使它变得拉杂、拖沓,不像新闻的样子。

 二、新闻稿件播读

 实例1

 澳大利亚悉尼市数万户商家和居民3月31日晚7时30分(北京时间17时30分)开始集体断电一小时,以引起人们对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变暖的关注。

 天黑之后,悉尼歌剧院等标志性建筑纷纷熄灯。

 这一活动名为?地球时间?,由世界自然保护基金和澳大利亚最大报纸之一的《悉尼先驱晨报》联合发起。

 大约2000家企业和53万户居民报名参加了?地球时间?活动,自觉断电一小时。

 除标志性建筑外,悉尼城区许多高楼也纷纷熄灯,整个城市变黑了不少。

 不过路灯和紧急照明装置仍没有熄灭,港口的照明也一切如常。

 ?熄灯?对悉尼人的生活并无太大影响。

 除此之外,还有人利用全城不少地方熄灯的便利观看星空。

 几百个市民提前预约,在熄灯期间前往悉尼天文台,利用这一小时更好地观看星空。

 天文台负责人说,很多市民都为有在黑暗中观察地平线的机会感到激动。

 播读提示

 这条消息的标题是《悉尼全城熄灯一小时》,副题是《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看过这条消息后要确定重点在什么地方。

 在标题中我们已经了解了消息的新鲜点所在,这就是受众所关注的新闻事实的要点。

 再看消息的层次,三个段落自然成为三个层次,三个层次为我们播读时脉络的清晰提供了基础,三个层次之间要做短暂的停顿处理,切忌不要一气呵成。

 一片的结果会使受众听得茫然。

 第一个层次是消息的导语,播得要醒目。

 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什么事,什么原因,原文交代得很清楚。

 一般来说,消息要素中的发生了什么事是重点。

 其他的新闻要素并不是不重要,同样要求依次交代清楚。

 这条消息导语交代事件的先后顺序应该是这样的:(1)集体断电一小时;(2)澳大利亚悉尼市数万户商家和居民;(3)以引起人们对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变暖的关注;(4)3月31日晚7时30分;(5)天黑之后,悉尼歌剧院等标志性建筑等纷纷熄灯。

 可以用声音的高低、吐字力度的强弱来区分。

 第二层次把新闻事实稍加梳理后,弱强调 ?熄灯对悉尼人的生活并无太大影响?。

 第三个层次是新闻的结尾段,也是对新闻事实的补充,播清楚即可,声音运用可在中声区稍下部分,稍偏低些。

 实例2

 所罗门群岛2日发生里氏8级地震,强烈地震在引发海啸造成人员伤亡的同时,将当地一座名为拉农加的岛屿突然?拔高?了约3米。

 岛屿周围的珊瑚礁受此影响露出海面,附近的海洋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当地村民还因此发现了一艘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日本沉船。

 小岛上升使岛屿周围的珊瑚礁暴露在空气中,大量珊瑚虫以及搁浅在珊瑚礁上的海洋生物死亡,弥漫出一股难闻的腐烂气味。

 村民哈里松?加戈边做手势边说,地震造成的裂缝甚至将整个岛屿一分为二,部分裂缝有50厘米宽。

 在拉农加岛北部,当地村民在海岸上发现了一艘沉船,那是二战时期沉没的一艘日军巡逻艇。

 当地渔民亨德罩克?凯加拉下海探视了新的海底景象,发现了一道与海岸线平行延伸的裂缝,长度至少500米。

 凯加拉说,当地村民认为小岛上升是因为海平面降了下去,担心海啸可能再次袭来,因此大多数居民拒绝从高地上搬回原来的住处。

 ?噪音相当大?,凯加拉描述小岛上升时的情景,?水退了下去,然后没有再升上来。

 他同时指出水位下降和地震是同时发生的。

 拉农加岛是世界知名的旅游潜水胜地之一。

 这次地震给当地的旅游业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严重破坏了海底珊瑚礁景观。

 小岛上升导致大量珊瑚礁露出海面,许多珊瑚虫因为曝晒在阳光下死亡,原先在海底呈现美妙景观的珊瑚礁变得如同月球表面般荒瘠。

 在所罗门群岛西部省首府吉佐岛从事潜水业的丹尼?肯尼迪说,地震破坏了大量珊瑚礁,对潜水爱好者而言,这个曾经闻名于世的潜水胜地不再具有吸引力。

 除了影响旅游业外,小岛上升导致珊瑚礁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当地以捕鱼为生的渔民因此受到严重影响。

 播读提示

 地震在地球上时有发生。

 一般的报道中经常涉及的是伤亡人员及其财产损失,但这条新闻没有过多地从这方面进行叙述,而是变换了一个角度,集中报道了自然生态的变化。

 看过了之后会有一种新奇的感觉,当然这也是受众所关注的。

 在第一层次中的导语部分新闻事实只是一句话?所罗门群岛2日发生了里氏8级地震,接下来的五句话全部是地震造成的结果,其中四句是生态被破坏的情况,表述的着眼点依次是记者说的结果,一个岛屿拔高了3米,珊瑚礁露了出来,海洋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甚至发现了二战时期的日本沉船。

 播读时声音控制在中声区,语流简洁明快。

 在新闻的第二部分,又详细描述了地震所造成的后果的样态,由于小岛上升了3米,海岸线延伸了,珊瑚礁暴露在空气中,海洋生物死亡,有一股难闻的腐烂味道,整个岛屿一分为二,还发现了日本的沉船,村民们不愿意回来住,担心海啸再次袭来。

 这些原文所叙述的场景,在播读时不应太客观,要有感情的流露,但注意分寸的把握。

 第三部分虽然是结尾部分但也有新闻价值,如介绍了新闻的背景,播读时要注意的句子是:它是世界知名的旅游潜水胜地之一,由于珊瑚礁没了,景观被破坏了,不再具有吸引力。

 另外一句很形象的描写?原先在海底呈现美妙景观的珊瑚礁变得如同月球表面般荒瘠?播读时要有凄凉的感受。

 实例3

 ?我没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上周六下午,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同几十家媒体记者见面。

 对待自己不清楚的领域,他用这句话做了回答。

 ?我始终认为,在一个领域的成功,不能代表对所有领域都了解。

 丁教授回答记者的问题,始终都遵循着他说的这句话,?在我的实验室,我要求跟随我做实验的百余名各国科学家都能做到不随便回答自己不了解的问题?。

 当有记者问?家长如何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时,丁肇中教授回答了?我没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他认为,所谓的考试只是在考别人做过的东西,而科学进展正是要推翻别人做过的东西。

 丁教授认为,他能回答的只是觉得应该把?考第一名,念好书?这种观念改变。

 播读提示

 这是一条观点性消息,它会给受众以思想认识的启迪。

 消息由三个自然段组成,实际上只有两个部分,导语部分及主体部分,应该说没有结尾,第一段就是导语部分,其余两段就是消息的主体部分。

 在导语部分?丁肇中?三字,是响当当的,当然要把它当成主要重音来处理。

 ?我没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是他的主要思想观点,是播读的醒目部分。

 另外也不能忽视下面这句?对待自己不清楚的领域,他用这句话做了回答?。

 ?不清楚?也要成为次重音进行处理,让受众进一步了解丁肇中的思想境界。

 主体的两个段落,先说了什么后说了什么,播读前思路要清楚。

 第二段的表述重点应该是?在一个领域的成功,不能代表对所有领域的了解?及?不随便回答自己不了解的问题?,这里的?不能?和?不随便?要作为重音来处理。

 下面一段?所谓的考试只是在考别人做过的东西,而科学的进展正是要推翻别人做过的东西?,播读时要把它的逻辑关系清楚地表述出来,?推翻?应该作为主要重音加以强调。

 实例4

 据《纽约时报》北京时间今晨报道,欧洲天文学家宣布,他们首次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了一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在这颗行星上可能存在海洋和生命。

 据悉,这颗行星质量约为地球的五倍,距离地球20光年,围绕一颗名为?格丽丝581?的红矮星运转,因此被命名为?格丽丝581c?。

 到目前为止,在已经发现的约200颗太阳系以外行星中,格丽丝581c是最小的.一颗。

 此外,它的运转轨道处于?可居住区?之内,如果其他条件合适,就有可能存在地表水和生命。

 格丽丝581c由一个11名欧洲天文学家组成的小组发现,目前该小组已经撰写了相关论文,并提交给《天文和天体物理学》杂志。

 不过,日内瓦天文台的天文学家、论文主要作者斯蒂芬妮?尤德里(Stephane Udry)表示,现在还无法得出格丽丝581c存在液态水的结论。

 麻省理工学院的行星专家萨拉?西格尔(Sara Seager)表示:?如果格丽丝581c的大气层比金星还要厚,液态水将由于温度过高而无法存在。

 两年前,天文学家在?格丽丝581系?发现了一颗海王星大小的行星。

 在此之后,天文学家又在?格丽丝581系?里发现了一颗有地球八倍大小的疑似行星。

 新行星的发现,意味着格丽丝581将成为人类未来太空航行的首选目标。

 播读提示

 这条消息属于科技新闻。

 这篇探索性新闻会引起受众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消息的新闻眼一目了然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行星的出现不是新闻,适合人类居住的少之又少,这当然是新闻了。

 在第一段中除了刚才所说的新闻事实外,还应该把?在太阳系之外发现的? 及?可能存在海洋和生命?也要通过有声语言交代清楚。

 这一段是新闻的导语,导语是引导之语。

 因此,?适合?、?居住的?要作为重音来处理。

 ?海洋?、?生命?要作次重音来把握。

 二、三、四、五、六自然段是新闻的主要部分。

 其中第二段就行星的质量?约为地球的五倍?,?最小的一颗?,有声语言中要带有一定的色彩。

 第三段的?可能存在地表水和生命?,同样要做技巧上的处理。

 第四段是一个简单的提交程序,声音要做弱化处理,使其成为过渡段。

 第五段及第六段是属于消息的不肯定部分,有声语言趋缓,作弱化处理,不要过于张扬。

 最后一段第七段是消息的结尾段,在这里,消息的作者交代了天文学家研发的背景资料。

 播读时清楚即可,消息的结尾部分,按规律要写新闻事实的发展趋向,这条新闻同样如此,?将成为人类未来太空航行的首选目标?是结尾段中新闻价值所在,同时也是观众的兴趣所在。

 实例5

 昨天,在伦敦马拉松赛中,中国选手周春秀以2小时20分38秒的优异成绩夺得女子组冠军,这一成绩排名今年世界第一,同时这也是中国选手首次在伦敦马拉松赛中折桂。

 伦敦马拉松赛是世界最著名的马拉松赛之一,它与芝加哥、纽约、波士顿并称为世界四大马拉松赛。

 尽管是首次亮相伦敦马拉松赛,但是周春秀从比赛的一开始就显示出了良好的竞技状态。

 在比赛还剩3公里的时候,周春秀显示出了良好的冲刺能力,从大部队中脱颖而出,并将领先的优势保持到了最后。

 最终以2小时20分38秒、领先第二名选手一分多钟的成绩冲过终点。

 女子组的亚军被埃塞俄比亚名将、去年柏林马拉松赛冠军瓦米夺得,她的成绩是2小时21分45秒。

 现年29岁的周春秀来自江苏,在去年的首尔马拉松赛上,周春秀以2小时19分51秒的成绩获得了冠军,而且创造了当年第二个世界最好成绩,成为田径历史上第七个突破2小时20分大关的女运动员。

 另外,周春秀还创造了一年内四次跑出2小时30分以内的记录。

 在去年的多哈亚运会上,周春秀获得了冠军,而这次伦敦马拉松赛事成功折桂,也再次证明了周春秀具备强大的实力,有望在奥运会上成为中国田径队的又一个夺金点。

 男子组冠军最终被肯尼亚的名将利尔获得,他最终的成绩是2小时7分41秒。

 播读提示

 这是一条体育新闻,是振奋人心的消息。

 播音的整体把握应该是热情的、激励的基调。

 节奏上要明快,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全文分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是导语,它是受众的听觉器官、视觉器官首先感悟到的,因此是播音着意进行处理的重点段,要先声夺人。

 ?中国选手周春秀?伦敦马拉松赛中?夺得女子组冠军?首次在伦敦马拉松赛中折桂?等句,播音时在有声语言运用中,依次成为表达的重点语句,其中?周春秀?马拉松?冠军?自然是重音了。

 另外一个时间?2小时20分38秒?一般的受众不太关心它,反正是冠军就成了。

 这个数字只有体育爱好者及专业工作者才关注的,播读清楚便达到了目的。

 第二段是周春秀夺冠的经过,文字很简洁,播音要锦上添花。

 它由五句话组成,播音时脑子里要有数,这样才能形成链条。

 第一句话是该项赛事的规模背景,?四大?这个词是要加以显现;二是技术的发挥程度,在这里注意它的转折,形容词?良好的竞技状态?要使用赞扬的语气。

 第三句的?冲刺能力?及?脱颖而出?播读时要有动态的感受能力,句子也才会简洁生动。

 第四句是她的成绩,做过渡句处理即可。

 第五句是谈其他名次,削弱处理至完。

 消息的第三段是周春秀的运动背景介绍及其运动前景的展望,播音选择的重点应该是落在运动前景的预测上。

 第四段简单介绍了男子组的情况,声音渐收,弱化至尾。

新闻报告怎么写?

1993“5.5风暴”

这是一位西北气象工作者当时的工作记录:“今天风和日丽。 下午2时许,骤然狂风大作,飓风卷起沙石尘土,形成一堵约400米高的沙尘暴壁,自西向东扑来。 瞬间最大风速34米 /秒,风力达12级。 20分钟内天地一片漆黑,能见度降为零。沙尘暴壁由下往上分成三层,第一层是**的沙尘,可以清晰的看到沙尘中飞舞的纸片和塑料袋处在高空;第二层是橘红色的沙尘,狂沙翻飞的剧烈了许多,密度也大了不少;第三层是黑褐色,每层有球状尘团剧烈翻滚,发出沉闷的轰鸣……”

这不是爆炸的景象,而是1993年“5.5”黑风暴纪实。1993年5月4日,这场特大沙尘暴从新疆西部边境出发,途径甘肃西部、宁夏中北部和内蒙古西部。这场风暴就像爆炸后的蘑菇云,剧烈翻滚,飞沙走石。当时无论室内室外伸手不见五指,狂风呼啸,仿佛天塌地陷,末日来临。不幸的是,人们对它的到来毫无防备。

每年的5月,河西走廊的农民就会开始备耕,而1993年,这里的春天要比以往温暖很多,使土地完全处于干燥和疏松的状态。5月3日,在四千公里以外,这一年最后一次强冷空气过程在中亚的卡拉库尔乎一带生成,并迅速南下。在穿越了新疆几处大的风口之后进入了河西走廊,而在开始,它并不引人注目,河西地区所有的气象台站和甘肃省气象台都准确地预报了这次天气过程。

5月4号的时候,金昌气象局做出的预报结论是——第二天金昌市有5到6级的西北风,伴有沙尘天气。

实际上,当时5月5号当日一直到下午都是晴天,中午以后天气还特别热。

事后,国家气象局的专家从 5月5日中午12点的气象卫星云图上发现,在酒泉、张掖西面的祁连山里不足三十平方米的局部,有一个极不起眼的小白点,这是一个非常具有破坏力的气团正在剧烈地发展。

据专家介绍说,这种中尺度云团可以产生非常强烈的上升运动,由于这种上升运动可以把大量的沙子输送到天空,它最强烈的时候是从14点到16点,也就是午后地表增温最强的时候。”

到下午两点,致命风暴进入河西走廊的中段,此时被暴晒之后的戈壁滩开始向空中散热,而风暴的核心区最低温度已经达到零下55度,空中和地表开始迅猛的热力交换,更增加了风暴的滚动速度和它的破坏力,此时风力增强到10级,沙墙抬高到100米,沙尘暴中最为强烈的黑风暴形成了。尽管气象卫星记录了这次风暴的全过程,但在当时,河西地区的气象台站却无法及时地得到这些资料。

下午3:42,黑风暴到达甘肃金昌,最不幸的事情是在黑风进城的时候发生的。风暴选择了一个它最不应该通过的地点,当时这是堆放着34万吨粉尘状的工业尾矿,只在一瞬间就被抛上了天空,沙墙的高度一下子超过400米。

天空只在一瞬间就完全的黑了下来,在5月5日这天下午,金昌经历了两次共31分钟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因为灾难发生在上班和上学的时间,所幸还没有人员伤亡,而此时风暴继续向东南方向挺进,对更多的人来说,灾难还没有开始。

沙尘暴的下一站是武威,5月5日下午16:30,是武威的小学校开始放学的时间,不少孩子开始回家。

16:45 黑风暴冲进了武威市区,只在一瞬间它就把武威的白昼变成了黑夜。黑风刮着太迅猛,娃娃们回家迷了路。

武威二坝区新中村的孩子每天放学回家必经一条水渠,在黑风到来的时候,新中小学15个7岁上下的孩子,刚刚走到这里,悲剧发生了……当时,正是放水浇地的季节,渠水流速很快,1.1米的水深对7岁的孩子来说,是灭顶之灾。

17点 整 沙尘暴转战古浪

17点50分 沙尘暴 闯入景泰

19点26分 沙尘暴袭击宁夏中卫……

5月6日,恣意玩耍的沙尘终于欣然收住脚步,炫耀起它丰硕的战果。仅仅在5月5日下午的4个小时里,它就穿越新疆、甘肃、宁夏、内蒙的18个地、市,在金昌、武威、古浪这几个县里,造成了85人死亡,2人受伤,31人失踪,影响范围达到一百万平方公里,更有37万公顷耕地因黑风带来的沙土掩埋而绝收。这次的灾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6个亿。然而,比起它在人们心中留下的伤痕,却是微不足道的。

其他沙尘暴灾害:

经统计,60年代特大沙尘暴在我国发生过8次,70年代发生过13次,80年代发生过14次,而90年代至今已发生过20多次,并且波及的范围愈来愈广,造成的损失愈来愈重。

现将9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的几次主要大风和沙尘暴天气的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1993年:4月至5月上旬,北方多次出现大风天气。4月19日至5月8日,甘肃、宁夏、内蒙古相继遭大风和沙尘暴袭击。其中5月5日至6日,一场特大沙尘暴袭击了新疆东部、甘肃河西、宁夏大部、内蒙古西部地区,造成严重损失。

1994年:4月6日开始,从蒙古国和我国内蒙古西部刮起大风,北部沙漠戈壁的沙尘随风而起,飘浮到河西走廊上空,漫天黄土持续数日。

1995年:11月7日,山东40多个县(市)遭受暴风袭击,35人死亡,121人失踪,32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0亿多元。

1996年:5月29日至30日,自1965年以来最严重的强沙尘暴袭掠河西走廊西部,黑风骤起,天地闭合,沙尘弥漫,树木轰然倒下,人们呼吸困难,遭受破坏最严重的酒泉地区直接经济损失达两亿多元。

1998年:4月5日,内蒙古的中西部、宁夏的西南部、甘肃的河西走廊一带遭受了强沙尘暴的袭击,影响范围很广,波及北京、济南、南京、杭州等地。4月19日,新疆北部和东部吐鄯托盆地遭瞬间风力达12级的大风袭击,部分地区同时伴有沙尘。这次特大风灾造成大量财产损失,有6人死亡、44人失踪、256人受伤。5月19日凌晨,新疆北部地区突遭狂风袭击,阿拉山口、塔城等风口地区风力达9至10级,瞬间风速达每秒32米,其他地区风力普遍达到6至7级。狂风刮倒大树,部分地段电力线路被刮断。

1999年:4月3日至4日,呼和浩特地区接连两天发生持续大风及沙尘暴天气。这次沙尘暴的范围从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地区一直到东部的通辽市南部,瞬时风速为每秒16米。伊克昭盟达拉特旗风力最高达到10级。

2000年:3月22日至23日,内蒙古自治区出现大面积沙尘暴天气,部分沙尘被大风携至北京上空,加重了扬沙的程度。3月27日,沙尘暴又一次袭击北京城,局部地区瞬时风力达到8至9级。正在安翔里小区一座两层楼楼顶施工的7名工人被大风刮下,两人当场死亡。一些广告牌被大风刮倒,砸伤行人,砸坏车辆。

2002年:3月18日到21日,20世纪90年代以来范围最大、强度最强、影响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的沙尘天气过程袭击了我国北方14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地,影响人口达1.3亿。

2010年3月12日,新疆和田地区今年首次发生强沙尘暴,部分县市出现黑风,一些当地群众称最严重时能见度几乎为零。截至19时,和田市区还是昏黄一片。18时,强沙尘暴已至策勒县,预计21时许到达民丰县,覆盖范围达500多公里。

2010年3月19日18时,新疆南疆盆地北部和东部、青海中北部局地、甘肃中部、宁夏北部、陕西北部、内蒙古中西部、河北西北部出现扬沙或沙尘暴天气,其中内蒙古额济纳旗、海力素、临河、乌拉特中旗及青海冷湖出现能见度不足500米的强沙尘暴。

2010年4月24日下午12时许,自“93.5.5特大黑风暴”后十七年来最大沙尘暴袭虐整个河西走廊,14:30左右到达酒泉,16:00左右到达张掖,19:25分,民勤最大风力超过8级,能见度不到2米,汽车大灯全开只能照亮眼前3米左右的路面。据推测,黑风暴将于凌晨左右抵达华北地区,或将减弱至沙尘暴。

2010年4月24日午19时09分民勤县发生大风沙尘暴天气,最大风速达18.4米/秒(8级),瞬间极大风速28米/秒(达10级),最小能见度0米,顿时伸手不见五指。截止发稿时仍在持续。据预报大风沙尘暴天气还将持续3个小时。

新闻英语的语法特点 - 六级语法

问题一:新闻报告怎么写 新闻:开头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甚至参与者。中间具体环节、领导讲话、内容。结尾解释说明、总结概括或阐述意义。

报告:得根据报告主题,准备相关唬料,内容要有针对性而不是泛泛而谈。

问题二:新闻报告怎么写,求一篇新闻报告 调查报告的类型,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一、社会情况的调查报告 二、新生事物的调查报告 三、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 四、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 一、标题 在正文之前,先要拟订标题。写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只有正标题的形式。这种形式可以

问题三:怎么写报道呢? 新闻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新闻组成: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特点:真实具体、反应迅速、观点明确、语言简洁. 新闻写作是新闻事实的文字表达手段,是准确、鲜明、及时地报道新闻的重要环节.在新闻实践活动中,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础和前提,没有采访就无从获取新闻事实、掌握新闻素材.但通过采访得到的大量第一手的新闻材料,并非都可以报道,还要经过分析、筛选、提炼、剪裁和加工,方能使之成为新闻作品.

我今天主要介绍新闻写作的一般规律以及几种常用新闻题材的特点和写作方法.要从事新闻写作,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新闻.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明确规定了实施与新闻的关系: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报道在后,也可以这样说,事实是构成新闻的细胞,离开了事实,新闻也就不存在了.

新闻写作,实际上就是客观地记叙事实、评述实事.

我们来读一篇曾获得首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新闻作品.

中国,充满投资机会东部沿海百家“三资”企业调查(节录)

记者最近对东部沿海地区100家“三资”企业做的调查发现,有39家已先后追加了投资.这表明外商在中国投资是有利可图的.

这项调查是最近上个月间进行的.记者就企业是否有利可图、是否享有自 *** 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和优惠政策如何等几个问题,采用相同采访提纲,选择了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和山东5个省市的100家“三资”企业逐家进行了调查.

在被调查的100家企业中,有77家已取得了可观的利润,尚未盈利的23家企业中,因经营不善等原因而致亏损的只有8家.其余15家未能获利的原因包括:快速折旧、处于还贷期或处于开业投产初期,等等.这些企业的经营者认为盈利对他们来说是早晚的事.

日商独资企业厦门莆田服装有限公司对所在地区提供的基础设施感到满意,总经理佐藤忠良对记者说:“这里的基础设施与海外相比已相差无几.”同在这一地区的中美合资鹭美存储盘片有限公司总经理杰瑞先生作了更高的评价:“厦门陆、海、空交通具备,通讯良好,人才集中,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地区.”另外98家企业在回答记者关于你对所在地区基础设施作用如何评价“的提问时,回答“较好”、“一般”、“较差”的分别为58、22和18家.

调查表明,有76家企业对中国员工的素质表示满意.中国和联邦德国合资兴办的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马丁.波斯特博士评价说,勤劳、智慧、积极、坦诚的中国合作者是联邦德国技术得以发挥效益的重要保证.

记者列入调查的其他一些问题还有:“你对 *** 提供的服务有何评价”,“你是否拥有生产经营自 *** ”,“你在中国的业余生活如何”等.18家企业的外商认为“ *** 是外商投资企业的支柱”,“ *** 的帮助是实实在在的”,而17家则认为“没有得到 *** 多大的帮助”.82家表示他们拥有较大的自 *** ,能够独立自主的管理企业,另外18家则称常常受到来自企业外部主要是一些 *** 部门的牵制和干预.大多数外商对业余生活的“单调”、“枯燥”感到失望.

问题四:如何写好一则新闻,怎么写 写好一则新闻,首先要注意新闻的格式:基本格式(除了标题)是:先在导语中写一个新闻事件中最有新闻价值的部分(新闻价值通俗来讲就是新闻中那些最突出,最新奇,最能吸引受众的部分),比如一场球赛刚刚结束,观众/读者/听众们最想知道的是结果,或者是某个球员的发挥情况,就先从这里写起。 其次,在报道主体中按照事件各个要素的重要程度,依次递减写下来,最后面的是最不重要的。同时注意,一个段落只写一个事件要素,不能一段到底。

因为这种格式不是符合事件发展的基本时间顺序,所以在写作时要尽量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来构思,按受众对事件重要程度的认识来安排事件要素。因而需要长期的实践经验和宏观的对于受众的认识。 另一种是一个中外结合体――新华体。我们国家的新闻报道一般是遵循时间顺序,但是这种“讲故事”的写法已经不适合受众的阅读习惯(一般人没有时间听你讲长篇大论),所以“新华体”在吸收中外新闻报道之长的情况下诞生了。 基本格式(除了标题)是:先把事件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导语中简明地体现出来。

其次,在第二段进一步具体阐述导语中的这个重要部分,形成支持,不至于使受众在接受时形成心理落差。因而,第二段实际上是一个过渡性段落。 再次,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把“故事”讲下来。 以上是比较常见的消息报道的格式。

标题对于新闻报道很重要,甚至都出现了一个标题就是一条报道的情况。因而,标题要提炼新闻事件的“精华”,把最吸引人的地方体现出来,同时要简洁。如果需要可以在主标题前加上引题,在其后加上副题。如果要写作比较长篇的调查性报道、深度报道,就要注意在文中按照事件叙述明晰的需要,适当加一些小的标题,以概括一个部分的内容,便于受众阅读(针对印刷媒体而言)。

补充一点,最近很流行一种叫做“华尔街日报体”(DEE)的格式,这个格式的主要特点就是在文首特写新闻事件中的一个“镜头”,一般是以一个人的言行为主,从而引出整个的新闻报道,比如央行关于房贷要加息的消息,新闻报道就可以从一个普通市民的住房贷款行为写起,比较能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问题五:新闻应该怎么写 时间、地点、事情参与者、过程、后果、大家对此事的态度。

问题六:会议新闻怎么写? 会议新闻怎么写?

一、会议新闻之病因 会议是新闻媒体和新闻报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新闻源,同一切新闻一样,不是要不要报道,而是怎样做精、做细、做活、做好的问题,以达到领导满意、群众乐意、社会欢迎之目的。

然而,一个时期以来,会议报道曾出现了变味和误区。首先是错位的规格待遇。少数领导认为会议报道篇幅简短,就减弱了会议的重要性,甚至降低了领导的“身价”。

其二是习惯性思维束缚人。其三是懒惰形成“八股”文。刚步入新闻圈的青年记者喜欢泡会,在于有现成的材料,一编了之;成熟一点的记者虽能捉到“亮点”,写作也能出新意,但实感稿件悬念多,风险大。于是乎,你编我也编,你编两千字,我编三千字,“八股”式会议新闻由此形成。 二、会议报道的创新 会议报道的创新,要把握好三个问题:

1、把握好会议的权威性和指导性。有些法定的会议权威性很高、指导性很强,

既是党和人民政策生活中的大事,又为今后或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工作作了安排,这些会议不仅要全面报道,而且要有战役报道或后续报道。

2、把握好社会和公众需要的有价值信息。凡会必有主题,必有信息。要及时准确地将社会和公众欲知未知的有价值的信息传播出去,并成为群众工作、生产和生活的指南。

3、把握好解决和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许多会议是为研究解决工作而召开的,记者不仅要人入会,而且要心入会。要将会议解决的问题抓在手上、待解决的问题放在心上,除报道会议外,还要有序追踪。只有这样才能把党和群众普遍关心的大事要事和热点难点问题报道好、引导好,才不至于会议新闻跑调,不能因为会开完了,新闻便做完了。

三、会议新闻的写作

1.让会议新闻“出彩”,功夫在会外。一个高明的记者,包括他对会议报道的驾驭能力。会议报道除了正确运用新闻要素外,其政治素养、新闻敏感和写作技能十分重要,缺一不可。说到底是一种“悟性”,这种悟性便是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

2、没有风险就没有“红利”。做会议新闻就像玩股票,“风险越大红利才越大”。之所以会议新闻读者不爱看,领导不高兴,其中有三:要么不该写的你写长了,要么报道写得平淡无味、没亮点,要么主题报偏了、领导的讲话报“歪”了。换个角度说,你将会议新闻做得既没跑调,又有新意,一目了然,如春风送爽,还有什么可挑剔的呢。怕的是既不敢改革创新,又拿着材料编稿子,翻开报纸套路子,“开头、中间、结尾”老三段,“指出、要求、强调”次次用,久而久之,便成了“材料专家”、“传话专家”了。

3、会议新闻如何“三贴近”。要学会解读会议,跳出会议抓新闻,先抓住会议的“眼睛”,再寻找新闻的角度,集中加以凸现有新闻价值的东西,把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和贴近实际的东西推上报端。

4、思路决定出路,技巧“出奇制胜”。创新会议新闻写作,须善于总结写作经验,要有好的写作思路,创新写作技巧。根据不同的会议采写成“特色会议新闻”、“观点会议新闻”、“解读会议新闻”、“组合会议新闻”、“对话会议新闻”、“纵深会议新闻”、“专题会议新闻”、“背景会议新闻”等等,使会

议报道更具针对性、实效性、感染力和吸引力。

四、会议新闻的采编艺术 会议新闻报道要本着“领导高兴、读者爱看”的原则,一切从工作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

1、控制总量,压缩会议及***活动的报道范围。重要会议要运用多种形式和体裁,拿出重要版面和位置,全方位做好会前、会中、会后报道;重点报道要适当控制篇幅,进行一次性报道;一般性会议原则上不予报道,确实需要报道的,必须抓住要点、重点,简洁处理,编入专栏或限定在普通......>>

校园新闻作文

初读英语新闻的时候,我们会对新闻英语中的一些语法现象和习惯用法不理解或不习惯。了解和熟悉这些语法现象和习惯用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阅读英语新闻,也有助于对新闻内容的理解。

?一、句子松散,口语化较强

?英语新闻中的句子一般较长,通常一段就是一句话。这是因为记者在报道新闻时总是用尽量短的篇幅来提供尽量多的信息。另外,新闻报道有截稿时间的限制,记者在想到新的情况和背景材料时来不及对原稿进行改动就随即增添或补插。因此,英语新闻中的句子较长,结构较为松散,插入成分较多。我们用下面这则新闻来分析新闻英语的这一特点:

Microsoft Offers $1B to Schools

By ALLISONLINN

……

The funding,to be disbursed over five years, would pay for teacher?training,technicalsupport,refurbished computers and copies of Microsoft's Windows and Office,to about 14 spokesman Matt Pilla said.

……

-Associated Press Nov.21, 2001

?这段新闻只有一句话:微软公司决定向美国14%的学校提供资助。句中"to be disbursed over five years"是动词不定式作定语修饰前面的"funding";"such as Windows and Office"也是插入语,修饰前面的"popular software",这都给新闻提供了背景材料。同时作者将said引导的宾语从句放在句首,来强调重要的信息。整个句子结构松散,明显是口语化的句子,读起来短促有力。

?英语新闻中,记者经常利用状语、定语、同位语、介词短语、名词短语等为新闻提供背景材料或对新闻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说明,这就是新闻英语的句子结构显得松散和插入成分较多的原因。

?二、宾语从句中引导词的省略

?新闻常常都要说明消息来源,也就是要说明信息或消息的出处。从语法上讲,在新闻英语中,主句常常是信息或消息的来源或出处,而它后面的宾语从句则是信息或消息的内容。比如:China Daily said that...《中国日报》报道,……;Officials said that…官方人士称,……等等。但是,在英语新闻的报道中,引导宾语从句的that常常省略,这是一个常见的情况。请看下面这段新闻:

Microsoft Offers $1B to Schools

By ALLISONLINN

……

Furniss said the proposed deal does not provide enough money to sustain the school programs and therefore would have no real long-term benefits.He also said it provides no real punishment for Microsoft,which has cash reserves of some $32billion.

……

-Associated Press Nov.212001

?在上面的这段新闻中,两处的"said"之后都省略了"that"。有时引导宾语从句的 that也不省略,引导词是否省略与新闻媒体各自不同的风格有关。

?三、直接引语标点符号的运用

?在新闻英语中,直接引语用引号标明并在适当的地方加上消息来源"某某人、机构、书报说"。"某某说"放在直接引语之前、之后、或者放在引语中间。"某某说"之前或之后可用冒号,逗号和句号。请看下面的例子:

?1.冒号之后接直接引语:

Cromer resigns as Seattle Weekly publisher

……

Schneiderman said:"It really wasn't strategic;it was really style of leadership.We worked on it,we tried,but we just couldn't see eye to eye on what to do about it."

……

-Associated Press Dec.7,2001

?在某某人说之后用冒号,后面的直接引语可能是一句话,也可能是几句话,但必须是完整的句子。引号内的引语第一个字母大写,句子结尾用句号。实际上,直接引语放在said之后,这种情况在消息报道中用得并不多。

?2.直接引语放在said之前:

3 Americans Die in Afghanistan

By ROBERT BURNS

AP Military Writer

……

"This is one of the potentially most hazardous type of missions that we use as a military tactic,"said Rear Adm.John Stufflebeem, deputy director of operations for the Joint Chiefs of Staff.

……

-Associated Press Dec.05,2001

?直接引语放在前面,提供消息内容的消息来源放在后面,这是新闻英语的一个习惯表达方式。在新闻英语中,这种安排是很常见的,也表现出了新闻的特点,就是让读者最早读到最重要的新闻内容。在上面的两段中,引号内的原话虽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但是,按照英语的习惯,在没有交代清楚是谁说的之前,它的句子仍不算完整。所以,引语的末尾仍然用逗号,消息来源某某说后面才使用句号。

3.直接引语中间插入 said:

New Law Lets U.S.Nab Foreign H ackers

By D.IAN HOPPER

……

"We haven't done that yet,because it's an affront to the way the Internet works,"Rasch said."But now we're criminalizing anything that happens over the Internet because traffic passes through the United States."

……

-Associated Press Nov.22,2001

?我们从上面的例子看到,"他说"插入在两个完整的句子之间。第一个句子结尾用的是逗号,在"他说"之后用句号;这种情况与上面第二部分"直接引语放在said之前"的情况相同。"他说"后面接着的But now we're crim- inalizing anything…是另一个完整的句子,所以用大写字母开头。但是,必须注意这个句子仍然是前面"他"所说的内容。

?四、根据内容灵活运用时态

?新闻报道的绝大多数是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因此记者总是尽量使用一般现在时态和现在完成时态,以示"新"和"快";为了把消息绘声绘色地传达给听众,进行时态使用的也比较普遍;当然,过去时态也常使用。

?一般来说,新闻报道基本遵循时态和时态呼应的语法规则,但又不拘泥于这一原则,往往根据实际,灵活运用时态。例如:

NOVEMBER 21,18:55EST

Microsoft's Top Lawyer To Retire

William H.Neukom,executive vice presi- dent of law and corporate affairs,announced Wednesday that he will leave Microsoft to concentrate on philanthropy and to spend more time with his grown children....

Neukom said he will continue living in Seattle,where he is chairman of the Greater Seattle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active in other community organizations....

在上面的这段新闻中,动词announced和 said后面的宾语从句中没有用过去将来时,而是用现在将来时"will leave Microsoft","will continue living in Seattle",因为消息发出时,从句中所说的事情还没有发生。

[新闻英语阅读训练]

?以上我们讲解了新闻英语的一些语法特点,由于篇幅限制,不能引用更多的实例。下面是美联社2001年11月25日发自瑞士苏黎世的新闻报道,仔细阅读该消息,相信同学们会对新闻英语中上述语法特点有更深的体会。

NOVEMBER 25,00:48EST

At Least 10 Die in Swiss Plane Crash

By ERNST E.ABEGG

Associated Press Writer

ZURICH,Switzerland(AP)-A Swiss airliner with 33 people on board crashed Saturday night as it was approaching Zurich Airport to land.At least 10people were killed and nine others walked away from the wreckage,officials said.

Local authorities issued an urgent appeal for local residents to join the search for survivors from the Crossair Jumbolino,which went down in a wooded area in the suburb of Birchwil,some two miles east of the airport.

"We have seen additional bodies but have not yet recov- ered them,"Zurich police chief Peter Grueter told a news conference.He refused to speculate about the final number of dead.

The cause of the crash- the second to strike Crossair in less than two years-was not immediately known.

However,two experts quoted on state-run Swiss television said the plane appeared to be flyingtoo low. Weather conditions were alsopoor when Flight LX3597went down,just after 10 p.m.,with rain and some snow.Crossair chief Andre Dose said there were no indications that terrorism was to blame.

On board the Avro RJ-100 Jumbolino from Berlin to Zurich were 33people -28 passengers and five crew,said Manfred Winkler,spokesman for Crossair,a subsidiary of the financially troubled Swis- sair Group.

Hans Baltenberger,a local police official,told Swiss television that at least 10 peo- ple had been killed.The nine known survivors walked on their own to rescue workers, said Zurich airport's chief medical officer Remo Reich- lin.Three had serious burns while the other six had less severe ones.

Neither the dead nor those who survived were immediately identified.However,the five crew were all Swiss nationals.

The plane was approaching runway 28,a new night landing strip that just began operating a month ago following an agreement by the Swiss transport ministry to limit Germany.

A fire ball engulfed the crash,but the cockpit ands cathed,local police and air-unconfirmed reports that the covered.

Winkler said there had never been any known problems with the small, four-engine jetliner,which is manufactured by Britain's BAE Aircraft Services Group and seats 97 people.

The crash was sure to add to the woes of Swissair.

Crossair,a subsidiary of the ailing Swissair Group,flies routes between Swiss cities and to other destinations in Europe.It is taking over parts of the Swissair operations in a complicated,-financed bailout that is meant to be completed next spring.

"It's come at a very difficult time,"said company chief Dose.

Once the proud national flag flyer,Swissair last month suffered the indignity of having its planes grounded because they could no longer meet fuel and landing fees.Although the and industry has since stepped in,the airline is still struggling to recover customer confidence and to fill empty seats.

校园新闻作文 篇1

 生活在丰富多彩的校园里,每天都会发生许多新鲜的事。

 那是一个周一的早上,我到学校的比较早。看了看表,离升旗还有段时间,于是便放下书包,到楼下看打乒乓球。

 看了没多大会儿,竟然下起了濛濛细雨。估计是升不成旗了。不过这一下雨,倒让我发现了一件令人深思的事:

 一些低年级的同学在到处借伞,可是他们并不是自己用,而是又给了班里其他的同学。他们的所作所为,真是让人匪夷所思啊!

 我上前询问了一下,他们的回答是:下雨了,大家都没带伞,每个人都在帮同桌借伞。我又好奇了,“为什么要帮同桌借,这是老师布置的吗?”

 那位同学灿烂地笑了笑。给了我一个更加让我吃惊的答案。

 “并不是老师布置的,而是同学们自己想出来的。这样可以体现出同学们互相关心,团结友爱。”

 这是多么伟大而又纯真的想法呀!低年级的同学都知道互相关心,团结友爱这种简单的道理,而我们呢?六年级的学生了,马上要步入中学了,同桌之间还经常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吵得不可开交,最后还告到老师那里;同学们因为一个乒乓球大打出手。相比之下,我们的行为多么的可笑呀!

 我思考着……迎着雨,向前走去,目光停留在了那些只留下背影的同学身上,渐渐背影消失了……我也加快步伐回到班里去了。

 我一直在想,他们纯真的心,真挚的友爱给人带来内心深处最真的感动。一个简单的想法不单单是让同学之间体会到爱,更让大家感受到校园的温暖!

 校园新闻作文 篇2

 一日,我班四大女天王之首周晓云,在众目睽睽之下,津津有味地将一个韭菜馅儿包子吃下一半。“看什么看,没见过霉驴(美女)!”“哈哈哈,霉驴什么时候不吃草了,改成了菜系!” 周晓云顿时怒发冲冠,据知情人透露,(为保证泄密者绝对的人生安全,姓名暂不透露)当时她的头发毫无保留地全都竖了起来,就差没把屋顶给掀开了,并有条不紊地形成了一陀大便。(声明,此并非对其进行人格侮辱,乃阐明事理,揭开事件“真相”)全身小宇宙刹那间被彻底点燃的周晓云,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于是将她的“满腔热血”全都泼到了手中的包子,向窗外一扔,不歪不偏正好落在了执勤区域。三秒钟的静止画面过后,窗外传来了值日生河东狮吼般“残酷无情”的声音(根据基因遗传论估计是包租婆二世):“你丫哪个班的嫌班分太多,老子一次扣你个过瘾,尖叫指数绝不少于五星级!”......

 据说事后,自命不凡的科学家们便转移了他们的研究课题,开始就“为什么包子会落到执勤区域而不落到其他地方?”这个难题进行钻研,这一“壮举”也许会对我国力学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

 校园新闻作文 篇3

 九月是开学季,有不少一年级新生步入校园,也有五年级步入六年级成为毕业班的同学,自然新闻也不少。

 广播里听到“校园欺凌”

 周二,我早早地来到学校,发现老师还没来,准备听听广播,没想到,听到一则“校园欺凌”事件,真是令人震惊。

 事情大致是这样的:四年级的某个班,班里有一个很霸道的女生欺负了一个性格比较文静的女生。她俩不知道闹了什么矛盾,体育课自由活动时,那个霸道的女生把那个文静女生拉到了一个监控拍不到的楼梯口,欺负文静女同学后还觉得不解气,又抓了一把草逼着同学吃,还不让她声张。而那位文静女生有点懦弱,真的吃下去了!

 最后这件事还是让学校知道了,目前那个霸道的女生被休学了。

 有心事可以写信给刘老师

 分享了“校园欺凌”事件,令人痛心。现在给大家介绍一位暖心的老师吧!

 自从我们新的心理老师——刘老师在六年级的每一个班发布了信息:“你们有什么事都可以写信给老师。”于是,刘老师的办公桌上总有信件。有一次,我们在办公室等她回来,她回来时手里拿着厚厚的信,二十多封,都是六年级的同学写给她的。正在我们惊讶的时候,一个女生冲了进来递给刘老师一封信,还不忘问一句:“大概什么时候我能收到回信呢?”刘老师看了一眼堆积成山的信说:“一个星期后吧。”

 其实,生活中的新闻不少,只是缺少发现新闻的眼睛和听到新闻的`耳朵,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有新的发现!

 校园新闻作文 篇4

 走进605班的教室,你会看到一个与众不同的教室。这是班长亲自带着班干部装饰的。这不!多了不少的东西。有展示作文的作文竞赛栏,有记载为班级服务的公益俱乐部,还有人见人爱的生物角,里面放满了各式各样的植物和动物。最别致的是黑板上还贴着一个大大的静字。

 先说说生物角吧!它在教室的右下角,一张小小的课桌上放着一张卡通的画纸。虽然只是一张画纸,但是它却成为了教室中最独一无二的一张桌子。不只这样,这张独一无二的桌子上还摆满同学们的爱心。有些同学带来了家中养殖甚久的盘栽,有些同学拿来了花色斑斓的小鱼,有些同学还特地去花鸟市场买来鱼缸,还有些同学带来了在海边捡到的贝壳。这充满爱心的小小生物角别的班会有吗?我想不会有。

 最让我感兴趣的还是黑板上那个红红大大的静字。它被贴在黑板的右上角,特别显眼。它和生物角不同的是,它可不是来给同学们观赏的,而是让同学们在学习中能够静下心来。数学程老师在三年级时曾对同学们说过:“青出于蓝而胜蓝,旁边的争是指学习的竞争。”在学习中如果做不到静,那么学习一定不会好到哪里去。所以,“静”在学习中必不可少。而别的班同样也没有这个静字。

 这就是我们这个别致的教室!与众不同的教室!

 校园新闻作文 篇5

 最近我们校园发生了几件事,有的让我捧腹大笑、有的关系到了每个班的荣誉、还有的每天都要做到……

 一、一周小结

 在今天一周小结时,黄老师播放了昨天做值日时一些同学打闹的,我开好牛通社的小会议后,一进教室,发现很热闹,也一起凑热闹。只见黄老师,播放着一张又一张的,自己做讲解员:周裕鸿假扮“僵尸”,先躲在暗处,金奕杭带头攻击“僵尸”,只见“僵尸”从暗处窜了出来,一蹦一跳地朝金奕杭等人袭击过去。金奕杭他们吓得屁滚尿流,拔腿就跑,“僵尸”又以跑的方式进行追击,就这样永无止境的玩闹着,等到被处罚后才停下。

 二、运动会

 再过几天就要开运动会了,我们都在积极的准备。在体育课上,我们都在练习校园新闻。全班都跑了四百米,我开局就飞奔起来,中间时我稍微放慢速度但还排在第一,最后还是计嘉越超过了,跑了第二名。我们还练习了助跑跳远,虽然是第一次练习,但也得到了体育老师的表扬。

 三、平时大课间

 这几周,我们大课间都在练习入场式和跑操,由我先带队慢跑进场,带到最后再跑回来,有时难免会绊一下,或摔个“狗啃泥”,为大家“献丑”。今天我们练了跑操,我跟在魏郝后面,越跑越整齐,越跑越好,很容易,也可以健身。

 好了,这就是我们的校园新闻,怎么样,有趣吗?

 校园新闻作文 篇6

 嘿!告诉每个人一件有趣的新事情。你一定很想知道,然后听我慢慢告诉你。

 平时,当下课铃响时,男孩子们会带着篮球飞向球场,在球场上飞奔。然而,我们安静的女孩经常躲在一边玩橡皮筋跳绳踢毽子等活动。这可能是因为男孩活跃,女孩安静。

 但就在几天前,这条规则改变了。安静的女孩甚至和男孩一起打篮球。

 我也不例外,我很高兴加入这个行列。男孩们觉得这很新奇,很高兴和他们在一起。哨子一响,男孩们总是先抓住球。但它很快就会被我们切断。因为我们大多数的女生都没有学过篮球,也不知道规则,所以秩序不是很好。我和朱宇宏是最好的伙伴。我们经常把球从男孩手中抢走。你传给我,我传给你。这些男孩非常生气。很好,我能打五杆中的一杆。嘿嘿!爸爸告诉我,这是所谓的5对1,射击20%,嘿,刚刚学会了!事实上,这些男孩都又高又大。他们就像我们面前的一道坚固的墙。即使被击中,他们也不能移动。但是我们也将使用我们独特的技巧,一些拉,一些拉,一些拉,和一些抓,这真的很神奇。胆小的男孩总是被我们的技术吓到。

 事实上,课间活动只是为了放松身心,输赢并不重要。然而,当我们到达球场时,我们女生总是想赢。为了荣誉,我们向女排的姐姐学习了吗?我们经常为了抢球而打架,就像一群疯狂的蜜蜂攻击入侵者一样。那些没有勇气的女孩根本不敢前进,而那些高个子男孩经常在我们的猛烈攻击下倒下。那时,我们真的很开心。

 我认为女孩和男孩打篮球非常有趣。我们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训练我们的女儿吃苦,磨练她们的意志力,战胜“娇娇”。

 校园新闻作文 篇7

 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收看校园新闻。下面为播报的是鲁矿二小五年级二班第二节课间的事情。

 第三节可要上了,同学们端正的坐在教室里等待老师的到来。突然,一个"不明飞行物"飞到"上空"。随着尖叫声大家扬起了头,不知班里哪位"神射"又在"大显身手"了。回头一看,原来是孙英豪在"作怪"。再去看那团纸,已经陷在离"终点"(垃圾桶)不远的"沼泽"(水桶里的污水"里了。

 大家先是呆住了,一会儿又议论开了。有的在责备孙英豪的懒惰--"这么近,也不自己走过去仍在垃圾桶里,怎么样,白费功夫了吧!"有的在为那团"身受陷阱"的纸团惋惜--"真是的,把那团白白的纸团扔到那脏兮兮的污水中,真是......唉!"有的干脆说"如果把那通水倒掉的话,非得"交通堵塞"不可。"但是,没有一个人将它捞起来放入垃圾桶里。

 一会儿,郭孟璐走向卫生角,挽起袖子,在那污水中找了半天,终于找到了那个纸团。她将它放入了垃圾桶内,然后又换了桶清水。她对大家说:"我们生活在同一个教室里,就要保持教室的清洁,不然的话,大家都要得病的。"这时,大家都像她投去了赞扬的目光校园新闻 。孙英豪也变得羞愧了,悄悄的地下了头。

 事情就是这个样子的。相信大家从这个小小的事情里一定得到了大大的道理。好了,就聊到这,校园新闻到此结束,谢谢观看。明天同一时间再见!

 校园新闻作文 篇8

 27日上午,延川县延远初级中学内发生一起惨剧,一名初一年级女生从教学楼4楼坠落,不幸身亡。当地警方初步排除他杀可能,坠楼详因有待进一步调查。

 27日下午4时许,位于延川县城北的延远初级中学,校门口有多名保安,禁止警方以外的任何人员进入。记者在校门口看到,校园内停放着多辆警车,几名身穿制式警服的办案民警正在对学校有关人员进行询问笔录。

 延远初级中学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老师说,在当日10时左右,该校初一女生婷婷(化名)在课间休息时,从教学楼4楼坠落,头部受伤严重,在送往县医院后经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发生后,部分学生心理和生理出现不良反应,学校经过紧急研究后决定全校提前放"五一"假。

 据婷婷的几名好友讲,婷婷品学兼优,升入初中时考试成绩高居全县第一。"她最近学习成绩好像有点下滑,但在班级里还是排在前几名,真想不通怎么会发生了这件事。"一名李姓同学说:"当天早上,她好像有啥心思,课间休息时,独自一人在栏杆处闷闷不乐,当时身边也没有别的同学,大家都没有注意到她是怎么掉到楼下的。"

 在一些同学看来,婷婷可能是因为学习成绩下滑跳楼轻生,但也有一些同学认为,虽然婷婷学习成绩近期有所下滑,但在班级上仍排名前列,因此其不可能因为学习成绩选择跳楼轻生。据了解,延远中学是延安市一所示范民办初级中学,有3个年级,共计36个班级校园新闻。目前,学校领导以及死者生前所在班级的班主任正在积极配合警方进行调查工作。据警方透露,这起坠楼事件已初步排除他杀可能,至于坠楼详因,仍有待进一步调查

 青少年轻生、离家出走等行为多与处于青春期有关。专家提醒,对于家长和学校来说,根据青少年青春期的特点,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发现孩子情绪上存在问题,选择谈话时间、地点,可以灵活一些,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贴近孩子的生活,多接受一些网络时代新的信息,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理解他们,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建立彼此独立的生活空间,提供生活的知识和经验。人的生命真的很脆弱。希望大家珍惜保护自己的生命。

 校园新闻作文 篇9

 我——瞬间,我经常把学校里的新闻播给father和mather听。我已经记录了六年的校园新闻了——号称“记者”。既然我是这样一位喜欢播撒快乐的“记者”,那自然不会对网上的朋友们吝啬啦!所以呢,今天我精选出来几则校园新闻,让大家和我一起开开心心、快快乐乐……

 一号新闻?时间:2007年11月9日?星期五?天气:晴

 (1)哇,今天的天气真好!天空瓦蓝瓦蓝的,是那么明净;云儿,雪白雪白的,是那么轻盈。明媚的阳光交织成一张巨大的金网,罩在校园里小花园的池塘上,罩在操场上,罩在同学们的脸上。嗯嗯嗯,的确是好!

 (2)今天,同学小C改编了一首歌——《老鼠爱大米》:“我爱你,爱着你,就像我爱创网。不管有几篇精华,只要创网能让我开心……”同学们听见了,也跟着唱起来。那个热闹啊!

 (3)今天下午的电脑课,实在是太爽了,老师大发慈悲,让我们玩游戏。“%¢¥$£”“加油加油……”“嘿!”玩游戏的声音震天动地,个个都玩得那么轰轰烈烈,就连我,也玩得“五体投地”了呢!

 校园新闻作文 篇10

 童年是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在那似懂非懂的年纪里,往往会发生很多趣事,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件发生在学校园里的事。

 记得那是我7岁的时候,我才读一年级,我表哥和我在同一个学校里读六年级。在学校的后操场里,有许多奇异的花草。一天,我上体育课,表哥也上,我们上了半节课,体育老师有事走了,我就找表哥去后操场玩。由于没有来过几次,所以对我来说什么都是新奇的。

 我像一只小鸟,在这里飞来飞去,快乐极了!突然,我发现了一株奇怪的植物我蹲下来仔细看了看,上面结了几颗小红豆。我赶紧把表哥叫过来,问:“哥,这是不是人参啊?”表哥见我像哥布伦发现新大陆一样子,又看了看那颗植物,一下子笑了起来。

 他对我说:“这个东西我我听说过,不是人参,叫“仙人豆”,比人参还好,吃了能多活几十年呢!”

 我信以为真,赶紧摘下上面的小红豆,说:“我要回家给爷爷奶奶吃,你可别抢啊!”说完,我便蹦蹦跳跳地走了,逗得表哥在后面笑得前仆后仰,我也不理,直往教室走。

 突然,一个念头在我的脑海中闪过,如果还有仙豆,那大家就可以长生不老了。我急忙跑去问老师,说:“老师,这是我采来的仙豆,可只有几颗,我怕不够,哪里还有啊?”话一说完,便引起轰然大笑,老师说:“傻孩子,这是苦豆,哪是什么仙豆,世界上没有长生不老药,你还是多掌握点知识。”我听了半信半疑,赶紧将一颗豆子放入嘴中,哇,果然苦得我掉眼泪,这采知道上当了。

 通过这件事,我深深认识到自己知识的浅薄,至今回忆起来印象深刻。童年,你是我一生最美好的时光。

 校园新闻作文 篇11

 本着刨根问底的精神,我们进一步跟踪采访。话说周晓云“云游四方”,四处打听“肉包子”事件的“主力”。当打听到“主力”只和他隔有一条“三八线”,椅子与椅子之间只有一个“谷底”为楚河汉界,此人乃是他的同桌——王文帆。当周晓云摩拳擦掌,准备对王文帆大打出手时,他苦苦哀求道:“母老虎,饶命啊,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上有老,下有小,左有亲戚,右有邻居。“还没等他说完,周晓云便给了他一个“栗子”,曰:“哼,谁叫你叫我母老虎呢,罪有应得。”也许是天意,上美术课时王文帆忘了带剪刀,而周晓云恰恰有两把。于是,王文帆叫着他对周晓云的昵称“周阿毛”向他献殷勤。周晓云斩钉截铁地拒绝了他——他怎么能把剪刀借给一个曾骂过我“母老虎”的人呢。可王文帆同意收会“母老虎”的骂名,并发誓永远都不会骂他“母老虎”。“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周晓云见王文帆态度“诚恳”,便毅然把剪刀借给了王文帆。

 校园新闻作文 篇12

 5月25日,我们学校邀请省教研室小学幼教部主任方张松老师对1-3年级全体家长和全体教师进行了一场“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的专题讲座。讲座由顾伟民副校长主持。

 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良好的行为习惯、品德要从小培养。方老师结合自己孩子的教育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最基本的、最细小的事教起。如:教育孩子尊敬长辈,每天上学放学要求孩子和家长打招呼,主动帮助爸爸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使用礼貌用语;教育孩子做事不拖拉,就要要求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或做好某件事情,帮助孩子建立时间观念,今日事今日毕……诸如此类的小事,都是教育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好素材,我们应该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注重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二、从自身教起,做孩子的表率。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作为家长,要言传身教,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做孩子的榜样。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如教育孩子不打架、不骂人,与小朋友团结友爱,那么家庭就应该创设和谐氛围,尊老爱幼,语言文明,邻里和睦,正确处理方方面面的关系;教育孩子不乱扔乱丢,家长就要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身教胜于言教,如果家长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孩子就能在父母的影响下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加强三结合教育。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的配合教育。家长应该经常和学校取得联系,和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学习、健体等情况,老师更应该如实地把学生在校的表现告知家长,和家长一起探讨教育孩子的良方。只有家校配合教育,孩子们才能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成长。

 方老师生动的讲座吸引了所有的家长,每位家长都聚精会神的倾听。会后,很多家长都深深地感悟到:好习惯是孩子未来成长的关键要素,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做人习惯会使他们终身受益。同时,很多家长也认为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缺少经验,需要专家的引领,今天的讲座就有效地指导大家如何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子女,并告诉家长怎样做才会对孩子成长有益。还有一些家长提出了自己在教育子女方面的困惑,并希望多组织这样的讲座。

 家校协同一直是我校多年坚持的育人理念,家长的教育观念与学校教育相一致,就会产生1+1〉2的教育效果。方张松老师的讲座如同一股清泉,使每一位教育的实践者汲取到甘露,为每一位教育的实践者继续探索教育的奥秘增添了力量。

 校园新闻作文 篇13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9月12日,精华学校在沙河校区行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拔河比赛,全体同学纷纷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这次活动中。

 当比赛的哨声一响起,队员们使出浑身力气把绳子向后拉,绳子中间的红线左右摇摆。两边队员都整齐地往后倒、向后退,班主任也在队伍旁边助阵加油,恨不得抓起绳子和学生一起努力,啦啦队此时竭力大喊“加油”!号子声、呐喊声,此起彼伏,飘荡在整个操场上空。

 此次拔河比赛,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还促进了各班级、各同学间的交流,更是培养了同学们拼搏进取的精神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校园新闻作文 篇14

 本校医学院一年级在运动场举行了一次院级活动———拔河比赛。参加比赛的有临床、麻醉、影像等系的各个班级。此时正值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之际,同学们也一扫往日的沉闷,个个生龙活虎,斗志十足,看来冠军的悬念得到最后才能揭晓。

 此次比赛旨在培养同学们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集体主义精神。比赛以班为单位,采取男女混合、三局两胜制方式进行。由于班级较多,先进行抽签分组,每组优胜队晋级下一轮比赛。 比赛开始了,每班除了参赛队员以外,其他同学都自动组成拉拉队为本班加油。每场比赛都异常激烈,只见哨声一响,两边队员都整齐地往后倒、向后退,看来都预练了多次。男生个个都涨得面红耳赤,青筋爆粗;女生也毫不示弱,放下了平时的淑女风范,使尽浑身力气将绳拉向自己一方。绳中间的砝码也成了墙头草,在两边倒来倒去。拉拉队此时竭力大叫“加油”,在气势上也力求压住对方,大有火上浇油之势,一点也不比队员轻松。他们冲着队员大喊,手臂指挥他们向后退,好像在隔空传功,“一二三,加油!一二三,加油!”在这震破苍穹的气势下,本班队伍往往能够把绳向后拖一点。

 比赛真是精彩纷呈,每场比赛一般都是第三局才能决出胜负,可见各队实力都相差不大,此时拼的就是团结了,团结就是力量!经过多场鏖战,来自影像系的影像二班代表队最终获得冠军,可谓实至名归,祝贺他们,这是属于集体的荣耀!希望他们能把这种势头带到学习中去,再创辉煌!

 校园新闻作文 篇15

 “加油!加油!加油!”响亮且整齐的加油声飘荡在城固二中的校园上空,声声震天,振奋人心。

 随着高考日益临近,高三年级学生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紧张情绪,为引导学生释放压力,在学习中劳逸结合,促进广大学子能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迎战高考,近日,城固二中举行了高三年级拔河比赛活动。

 本次比赛以班级为单位组队,每队共20人。其中文科班队男生5人,女生15人,理科班队男生15人,女生5人。每天共有6个班级进行比赛,中午12:50分准时开赛。比赛中,参赛选手一个个攥紧粗绳,使尽全身的力气,一分一寸地把绳子向后拉,未参加比赛的同学们则是组成了气势庞大的拉拉队,为自己班级的参赛选手们呐喊助威。加油声、呐喊声、欢呼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学校老师们也和学生站在一起,成为了拉拉队的一员,挥舞着双手,为同学们加油呐喊。

 通过此次拔河比赛,高三师生脸上写满了笑容,此次比赛不仅缓解了高三学生复习备考的压力,而且赛出了团结,赛出了友谊,赛出了斗志,相信本届高三学子必能以健康、积极地心态迎战高考,迎接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