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雨晴古诗翻译赏析

2.描写阴天出游的优美句子摘抄

3.关于阴天的诗句有哪些

4.远村秋色如画的解释远村秋色如画的解释是什么

5.今天的天气非常的阴让我们想到了哪句诗

6.描写阴天的诗

7.江西南昌气候怎么样?

8.“似曾相似燕归来”出自哪首诗?

临川天气_临川天气预报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作者: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注释

⑴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沙,一作“纱”。

⑵一曲新词酒一杯:此句化用白居易《长安道》意:“花枝缺入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一曲,一首。因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新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酒一杯,一杯酒。

⑶去年天气旧亭台:是说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此句化用五代郑谷《和知己秋日伤怀》诗:“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池台。”晏词“亭台”一本作“池台”。去年天气,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旧,旧时。

⑷夕阳:落日。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⑸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⑹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认识。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燕归来,春中常景,在有意无意之间。

⑺小园香径:花草芳香的小径,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径。因落花满径,幽香四溢,故云香径。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独:副词,用于谓语前,表示“独自”的意思。徘徊:来回走。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雨晴古诗翻译赏析

深院花铺地。淡淡阴天气。——《卜算子》

南风吹烈火,焰焰烧楚泽。阳景当昼迟,阴天半夜赤。 ——《道州观野火》

山束邑居窄,峡牵气候偏。林峦少平地,雾雨多阴天。 ——《初到忠州登东楼》

淰淰轻阴天弄晓。——《明月棹孤舟》

阴天寒不雨,古木夜多猿。——《临川从事还别崔法曹》

1.卜算子 杜安世

深院花铺地。淡淡阴天气。水榭风亭朱明景,又别是、愁情味。?

有情奈无计。漫惹成憔悴。欲把罗巾暗传寄。细认取、斑点泪。

释义:深院花铺地。淡淡阴天气。

2.道州观野火 吕温

南风吹烈火,焰焰烧楚泽。阳景当昼迟,阴天半夜赤。?

过处若彗扫,来时如电激。岂复辨萧兰,焉能分玉石。?

虫蛇尽烁烂,虎兕出奔迫。积秽皆荡除,和气始融液。?

尧时既敬授,禹稼斯肇迹。遍生合颖禾,大秀两岐麦。?

家有京坻咏,人无沟壑戚。乃悟焚如功,来岁终受益。

3.初到忠州登东楼 白居易

山束邑居窄,峡牵气候偏。林峦少平地,雾雨多阴天。?

隐隐煮盐火,漠漠烧畲烟。赖此东楼夕,风月时翛然。?

凭轩望所思,目断心涓涓。背春有去雁,上水无来船。?

我怀巴东守,本是关西贤。平生已不浅,流落重相怜。?

水梗漂万里,笼禽囚五年。新恩同雨露,远郡邻山川。?

书信虽往复,封疆徒接连。其如美人面,欲见杳无缘。

4.明月棹孤舟 黄公绍

雁带愁来寒事早。西风把鬓华吹老。猛省中秋,都来几日,先自木樨开了。?

淰淰轻阴天弄晓。平白地、被花相恼。一枕云闲,半窗秋晓,时有阵香吹到。

5.临川从事还别崔法曹 戴叔伦

谬官辞获免,滥狱会平反。远与故人别,龙钟望所言。?

阴天寒不雨,古木夜多猿。老病北归去,馀年学灌园。

描写阴天出游的优美句子摘抄

作品名称《雨晴》

创作年代南宋

作品出处《简斋集》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作者陈与义

雨晴陈与义翻译

西南方露出蔚蓝色天空映照江面清澄,一如横卧江上小滩蓝天上有一抹微云。

喜鹊飞立墙头欢叫羽毛依然浇湿,楼外远处还不断传来残余的雷声。

趁雷雨后的微凉睡个安稳的好觉,赶快吟几句奇诗回报雨后的新晴。

这么迷人夜晚可惜无人来共同享受,便我一人也要尽兴卧看直到天明。

雨晴陈与义赏析

这首七律描绘了酷暑雷雨过后的自然景象,抒发了诗人感受雨后新凉的舒畅喜悦的心情。

首联、颈联都描绘雨晴的景象,首联写天空。"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中"天缺西南"写西南方的天已露出了蔚蓝,标示出"晴","江面清"三字是以江南的清平湛蓝来比喻天空西南方的晴明之色。"纤云不动",写白云纹丝不动。"小滩横"三字承接"江面清",比喻一抹云如横在江面的小滩。这两句前四字都用白描手法绘实景,后三字都用比喻对实景加以形容,两个比喻前后照应,使二句之景融为一体,形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形象生动逼真,色彩鲜明富于立体感。

领联"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里,诗人的视线,由于鹊叫自然地由仰视转为平视,描写由形为主转声为主。"犹湿",即写出雨后初晴,又表现了鹊的情态活泼可爱。下句,随"残雷"的低响,描写形声兼顾转以写声为主。"气未平"三字写雷声不甘于立即销声匿迹。这一联,鹊能"语"又有"衣",雷能"残"又有"气",运用了拟人手法,使诗句富有生气。清脆的鹊语与低沉的残雷形成对比,和谐一致,交织成一首雨晴时大自然的交晌曲。

颈联"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用叙事抒发雨睛的喜悦。雨后微凉引起睡意,雨后新晴牵动诗情,但诗情胜过睡意。"尽取"、"急搜"、"微凉"、"稳睡"、"奇句"、"新晴"这六个带修饰语的词,使两个记事诗句具体可感。"供"字写自然给人的提供。"报"字写人对自然的回报,这正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

尾联"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两句仍叙事,事中有景,景中寓情。"卧看星河尽意明"一句化用杜牧的"卧看牵牛织女星",只是没有小杜诗句的寂寞感,而是兴致盎然。"尽意"二字,不仅描绘星河的明澈,更赋予星河以生命,让它充分绽放光彩,也报答雨后的新睛。

通观全诗,诗人捕捉住雨后初晴自然景况变化的瞬间,以乍晴的天空、漂浮的白云、争喧的鹊鸣、低沉的雷声,构成了多层次多角度、气势恢弘的绚丽景观。诗中虽未着一个情字,但喜悦之情旱已透过写景叙事的字里行间喷涌而出,全诗清丽雄浑,奇趣横生。

作品简介

《雨晴》由宋代诗人陈与义于公元1123年(宣和五年)所作,通过描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表现诗人一时欣喜的情感。

作品原文

雨晴

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

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

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

今宵绝胜谁与共?卧看星河尽意明。

词句注释

①天缺:雨过云开,露出一角青天。

②纤云:细云。此指夏日雨后的高卷云。

③小滩:喻纤云。

④语鹊:语鸥:喳喳叫的鸟鹊。

⑤衣:比拟鸟鹊的羽毛。

⑥残雷:即将消失的低沉的雷声。

⑦供:提供。稳睡:安稳入睡。

⑧报:回报,报答。

⑨绝胜:非常美妙的情境。

⑩星河:天上的。尽意:尽情。

创作背景

宣和五年(1123)陈与义担任了太学博士,受到了皇帝的器重,也许觉得自己可以施展才学,因而心情略有变化,面对夏末秋初,天气转晴,骤雨方歇,写下这首《雨晴》诗。

名人点评

清朝诗词评论家贺裳评曰:陈简斋诗以趣胜,不知正其着魔处,然俊气自不可掩。如《雨晴》诗:"墙头雨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末平。"

现代作家鹏鸣评曰:在陈与义许多抒写日常生活睛怀的诗篇中,常常可以看到既新颖精巧,又显得自然清丽的特点。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赵齐平评曰:经历了北宋灭亡后,陈与义的诗学习杜甫,转变为风格雄浑沉郁声调浏亮;对仗着重上下句之间气脉的内在联系。《雨晴》是他前期的作品,具有明显的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征。

作者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宋代文学家,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公元1113年(宋徽宗政和三年)登上舍甲科,授开德府教授。公元1122年(宣和四年)任太学博士、著作佐郎,后贬为监陈留酒税。北宋灭亡后,避乱在襄阳、汉阳和湖南一带。公元1130年(宋高宗建炎四年),召为兵部员外郎。公元1131年(绍兴元年)任中书舍人,兼掌内制。拜吏部侍郎,后任礼部侍郎。公元1134年任湖州知府,第二年召为给事中,因病告辞后,提举江州太平观,不久复任中书舍人。后来又出任翰林学士、知制诰、参知政事,并以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出任湖州知府,因病,提举临安府洞霄宫。有《简斋集》三十卷、《无住词》一卷传世。

关于阴天的诗句有哪些

1. 关于描写阴天的诗句子

关于描写阴天的诗句子 1.描写阴天的诗句

1、《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五代:李煜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译文:树林间的红花已经凋谢,花开花落,才有几时,实在是去得太匆忙了。

也是无可奈何啊,花儿怎么能经得起那凄风寒雨昼夜摧残呢?飘落遍地的红花,被雨水淋过,像是美人双颊上的胭脂在和着泪水流淌。花儿和怜花人相互留恋,如醉如痴,什么时候才能再重逢呢?人生从来就是令人怨恨的事情太多,就像那东逝的江水,不休不止,永无尽头。

2、《送元二使安西 / 渭城曲》唐代: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馆驿青堂瓦舍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3、《约客》宋代: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译文:梅子黄时,家家都被笼罩在雨中,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时间已过,已约请好的客人还没有来,我无聊地轻轻敲着棋子,震落了点油灯时灯芯结出的疙瘩。

4、《卜算子·燕子不曾来》清代:蒋春霖燕子不曾来,小院阴阴雨。一角阑干聚落花,此是春归处。

弹泪别东风,把酒浇飞絮:化了浮萍也是愁,莫向天涯去!译文:在小小庭院中,燕子没有来,只是阴雨连绵,一片幽暗。院中一个角落的栏杆处,聚集着一堆落花;落花飘飘零零,标志着春天已经迟暮。

挥泪告别东风,用酒来祭纷纷扬扬的飞絮。传说柳絮杨花飞入池塘,便化作浮萍,所以不要飞向天涯去。

5、《阴雨》唐代:白居易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译文:今天的山岚雾霭特别的重,天涯广阔这里却是如此的偏僻深远。闻见滩头江水带来的秋意扑面而来,山谷的气候湿润,晴天也多像阴天。

望向帝京但是云遮住了眼,想着故乡,檐上的雨一滴滴的滴到心里。用什么来安慰我这幽深彷徨的思绪?唯赖这北窗下的琴来解我心中孤独。

2.描写阴天的诗句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僧志南《绝句》 )

浣溪沙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滚滚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茬小银钩。

卑湿沙头宅,连阴雨夜天。——白居易

复见离别处,虫声阴雨秋。——王建

幽见夕阳霁,高逢暮雨阴。——綦毋潜

拂拂轻阴雨麴尘,小庭深幕堕娇云。——赵彦端

槐柳成阴雨洗尘,樱桃乳酪并尝新。——陆游

3.形容“阴天”的诗句有哪些

1、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出处:《绝句》

作者:南宋诗人释志南,代表作品《绝句》

全文: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译文:我在高大的古树阴下拴好了小船;拄着拐杖,走过小桥,恣意欣赏这美丽的春光。丝丝细雨,淋不湿我的衣衫;它飘洒在艳丽的杏花上,使花儿更加灿烂。阵阵微风,吹着我的脸已不使人感到寒;它舞动着嫩绿细长的柳条,格外轻飏。

2、幽见夕阳霁,高逢暮雨阴。

出处:《登天竺寺》

作者:綦毋潜(692-749),字孝通,虔州(今江西南康)人,唐代著名诗人。十四年(726年)进士及第,授宜寿(今陕西周至)尉,迁左拾遗,终官著作郎,安史之乱后归隐,游江淮一代,后不知所终。綦毋潜才名盛于当时,其诗清丽典雅,恬淡适然,后人认为他诗风接近王维。《全唐诗》收录其诗1卷,共26首,内容多为记述与士大夫寻幽访隐的情趣,代表作《春泛若耶溪》选入《唐诗三百首》。

全文:郡有化城最,西穷叠嶂深。松门当涧口,石路在峰心。幽见夕阳霁,高逢暮雨阴。佛身瞻绀发,宝地践黄金。云向竹溪尽,月从花洞临。因物成真悟,遗世在兹岑。

3、阴天几处看云阵,夜雪何时化铁衣。

出处:《铁山祠成二首》

作者:李新,宋仙井人,字元应,号跨鳌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寿)人。。哲宗元佑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

全文:缥缈团空翠一围,丛神社鼓日相依。阴天几处看云阵,夜雪何时化铁衣。鸟鼠莫栖新蕊殿,风尘从染旧龙旗。门前汗马蹄翻玉,犹似当年力战归。

4、卑湿沙头宅,连阴雨夜天。

出处:《雨夜赠元十八》

作者: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全文:卑湿沙头宅,连阴雨夜天。共听檐溜滴,心事两悠然。把酒循环饮,移床曲尺眠。

莫言非故旧,相识已三年。

5、拂拂轻阴雨麴尘,小庭深幕堕娇云。

出处:《相思引·琴调》

作者:赵彦端(1121~1175)字德庄,号介庵,汴人。宋代诗人。"乾道、淳熙间,(公元一一七四年前后)以直宝文阁知建宁府。终左司郎官。

全文:拂拂轻阴雨麴尘。小庭深幕堕娇云。好花无几,犹是洛阳春。燕语似知怀旧主,水生只解送行人。可堪诗墨,和泪渍罗巾。

4.描写阴天的诗句有哪些

林峦少平地,雾雨多阴天。

——《初到忠州登东楼,寄万州杨八使君》白居易释义:山峦树林中基本没有平地,雾雨天气大多发生在阴天。阴天寒不雨,古木夜多猿。

——《临川从事还别崔法曹》戴叔伦释义:阴天很冷但是不下雨,老树林一到了晚上就有许多猿猴出来了。三月伤心仍晦日,一春多病更阴天。

——《流年》韩偓释义:三月是令人伤心的晦气的一月,一到春天就体弱多病还老是遇到阴天。春阴天气草如烟,时有飞花舞道边。

——《清明辇下怀金陵》王安石释义:春天天气阴冷,路边的草远看如烟一般,不时有落花飘落路边。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约客》赵师秀释义:阴雨连绵,空气湿润,池水陡涨,青蛙欢歌一片。

5.描写阴雨的诗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6.描述阴天的句子

1、纵然我的世界里有一半是阴天,是寂寞,但我依旧保持着微笑,纵然我依旧保持着微笑,但我的世界仍有一半是阴天,是寂寞。因为我的世界中有另一个我。

2、早起,乌云遮蔽了天空。随着风到处飘荡,游离在灰暗的空间!

3、不知过了多久,鼻翼上落下一颗水珠,沁凉,然后又是一颗两颗……下雨了,忽才想到,但这幅景象似乎离我好远,好像看电视的镜头一般。只见雨水淅沥沥的冲刷着树,草,路,万物一副沉沉欲睡的样子。阴天,一切都好像在梦乡。

4、空气湿润了,土壤湿润了,心情湿润了。

5、仿佛一个阴郁的孩子,天空刚刚的灰白脸色渐渐沉下来,被沉重的灰黑取代。调皮的风四处流窜着,幸灾乐祸地看着人们的狼狈。树无奈地摇着头。

7.描写阴天的诗词有哪些

1. 林峦少平地,雾雨多阴天。——唐·白居易·《初到忠州登东楼,寄万州杨八使君》

2. 阴天寒不雨,古木夜多猿。——唐·戴叔伦·《临川从事还别崔法曹》

3. 花尘浪卷清昼,渐变晚阴天。 ——宋·吴文英·《诉衷情·柳腰空舞翠裙烟》

4. 阴天瞻碛落,秋日渡辽阳。——唐·杨巨源《赠邻家老将》

5. 阳景当昼迟,阴天半夜赤。——唐·吕温《道州观野火》

6. 病为阴天剧,春缘闰岁迟。——宋·陆游《雨中作》

7. 春阴天气草如烟,时有飞花舞道边。——宋·王安石《清明辇下怀金陵》

8. 了事儿痴妨剧醉,澹阴天气合清闲。——宋·张镃 《野芳亭写望》

9. 稍回妍暖日自喜,扫尽积阴天解颜。——宋·朱翌《约郑公绩出城》

10. 红白花枝争鬬发,晴阴天气半相和。——宋·释延寿《山居诗》

8.描写连绵不断的阴雨的诗句

——白居易《长恨歌》

春风桃李花开日,

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

落叶满阶红不扫。

应天长唐五代-冯延巳

当时心事偷相许,

宴罢兰堂肠断处。

挑银灯,扃珠户,

绣被微寒值秋雨。

枕前各泪语,

惊觉玉笼鹦鹉。

一夜万般情绪,

朦胧天欲曙。

李凭箜篌引唐五代-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叫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栾家濑唐五代-王维

飒飒秋雨中,

浅浅石榴泻。

跳波自相渐,

白鹭惊复下。

减字木兰花清-纳兰性德

相逢不语,

一朵芙蓉著秋雨。

小晕红潮,

斜溜鬟心只凤翘。

待将低唤,

直为凝情恐人见。

欲诉幽怀,

转过回栏叩玉钗。

齐天乐近代-王国维

天涯已自愁秋极,和须更闻虫语。

乍响瑶阶,旋穿绣闼。更入画屏深处。

喁喁似诉。

有几许哀丝,佐伊机杼。

一夜东堂,暗抽离恨万千绪。

空庭相和秋雨。

又南城罢柝,西院停杵。

试问王孙,苍茫岁晚,那有闲愁无数。

宵深谩与。

怕梦稳春酣,万家儿女。

不识孤吟,劳人床下苦。_

远村秋色如画的解释远村秋色如画的解释是什么

1.描写阴天的诗句有哪些

1. 林峦少平地,雾雨多阴天。——《初到忠州登东楼,寄万州杨八使君》白居易

释义:山峦树林中基本没有平地,雾雨天气大多发生在阴天。

2. 阴天寒不雨,古木夜多猿。——《临川从事还别崔法曹》戴叔伦

释义:阴天很冷但是不下雨,老树林一到了晚上就有许多猿猴出来了。

3. 三月伤心仍晦日,一春多病更阴天。——《流年》韩偓

释义:三月是令人伤心的晦气的一月,一到春天就体弱多病还老是遇到阴天。

4. 春阴天气草如烟,时有飞花舞道边。——《清明辇下怀金陵》王安石

释义:春天天气阴冷,路边的草远看如烟一般,不时有落花飘落路边。

5.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约客》赵师秀

释义:阴雨连绵,空气湿润,池水陡涨,青蛙欢歌一片。

2.形容“阴天”的诗句有哪些

1、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出处:《绝句》

作者:南宋诗人释志南,代表作品《绝句》

全文: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译文:我在高大的古树阴下拴好了小船;拄着拐杖,走过小桥,恣意欣赏这美丽的春光。丝丝细雨,淋不湿我的衣衫;它飘洒在艳丽的杏花上,使花儿更加灿烂。阵阵微风,吹着我的脸已不使人感到寒;它舞动着嫩绿细长的柳条,格外轻飏。

2、幽见夕阳霁,高逢暮雨阴。

出处:《登天竺寺》

作者:綦毋潜(692-749),字孝通,虔州(今江西南康)人,唐代著名诗人。十四年(726年)进士及第,授宜寿(今陕西周至)尉,迁左拾遗,终官著作郎,安史之乱后归隐,游江淮一代,后不知所终。綦毋潜才名盛于当时,其诗清丽典雅,恬淡适然,后人认为他诗风接近王维。《全唐诗》收录其诗1卷,共26首,内容多为记述与士大夫寻幽访隐的情趣,代表作《春泛若耶溪》选入《唐诗三百首》。

全文:郡有化城最,西穷叠嶂深。松门当涧口,石路在峰心。幽见夕阳霁,高逢暮雨阴。佛身瞻绀发,宝地践黄金。云向竹溪尽,月从花洞临。因物成真悟,遗世在兹岑。

3、阴天几处看云阵,夜雪何时化铁衣。

出处:《铁山祠成二首》

作者:李新,宋仙井人,字元应,号跨鳌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寿)人。。哲宗元佑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

全文:缥缈团空翠一围,丛神社鼓日相依。阴天几处看云阵,夜雪何时化铁衣。鸟鼠莫栖新蕊殿,风尘从染旧龙旗。门前汗马蹄翻玉,犹似当年力战归。

4、卑湿沙头宅,连阴雨夜天。

出处:《雨夜赠元十八》

作者: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全文:卑湿沙头宅,连阴雨夜天。共听檐溜滴,心事两悠然。把酒循环饮,移床曲尺眠。

莫言非故旧,相识已三年。

5、拂拂轻阴雨麴尘,小庭深幕堕娇云。

出处:《相思引·琴调》

作者:赵彦端(1121~1175)字德庄,号介庵,汴人。宋代诗人。"乾道、淳熙间,(公元一一七四年前后)以直宝文阁知建宁府。终左司郎官。

全文:拂拂轻阴雨麴尘。小庭深幕堕娇云。好花无几,犹是洛阳春。燕语似知怀旧主,水生只解送行人。可堪诗墨,和泪渍罗巾。

3.关于阴天的古诗有哪些

1、《卜算子》

宋代:杜安世

深院花铺地。淡淡阴天气。水榭风亭朱明景,又别是、愁情味。

有情奈无计。漫惹成憔悴。欲把罗巾暗传寄。细认取、斑点泪。

2、《流年》

唐代:韩偓

三月伤心仍晦日,一春多病更阴天。

雄豪亦有流年恨,况是离魂易黯然。

3、《即事》

唐代:韦庄

乱世时偏促,阴天日易昏。

无言搔白首,憔悴倚东门。

4、《临川从事还别崔法曹》

唐代:戴叔伦

谬官辞获免,滥狱会平反。

远与故人别,龙钟望所言。

阴天寒不雨,古木夜多猿。

老病北归去,馀年学灌园。

5、《初到忠州登东楼,寄万州杨八使君》

唐代:白居易

山束邑居窄,峡牵气候偏。

林峦少平地,雾雨多阴天。

隐隐煮盐火,漠漠烧畲烟。

赖此东楼夕,风月时翛然。

凭轩望所思,目断心涓涓。

背春有去雁,上水无来船。

我怀巴东守,本是关西贤。

平生已不浅,流落重相怜。

水梗漂万里,笼禽囚五年。

新恩同雨露,远郡邻山川。

书信虽往复,封疆徒接连。

其如美人面,欲见杳无缘。

4.关于阴雨天气的诗句有哪些

1.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阴雨》唐代:白居易

翻译:望向帝京但是云遮住了眼,想着故乡,檐上的雨一滴滴的滴到心里。

2.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兵车行》唐代:杜甫

翻译:您没看到吗,自古以来那青海边,遍地白骨没人收掩。旧鬼在啼哭,新鬼在诉冤,每当天阴雨湿,哭声啾啾,真是凄惨!

3. 燕子不曾来,小院阴阴雨。——《卜算子·燕子不曾来》清代:蒋春霖

翻译:燕子没有来过,小院子里阴雨绵绵。

4. 雨霖铃夜却归秦,犹是张徽一曲新。——《雨霖铃》唐代:张祜

翻译:在夜深灯火阑珊、霖雨缠绵时分,唐明皇由蜀中返回长安,安史之乱都过去了,但唐明皇情况就像乐工张徽弹奏的《雨霖铃曲》一样,还是没有什么变化,依旧沉湎声色。

5.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五代:李煜

翻译: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

6.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宋代:柳永

翻译:面对着潇潇暮雨从天空洒落在江面上,经过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寒凉清朗。

7.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雨过山村》唐代:王建

翻译:雨天里,几户人家的鸡在叫。布满竹子的小溪上面的板桥斜着。

8.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雨后池上》宋代:刘攽

翻译:雨刚刚过去,池塘里的水蓄满了,仿佛要溢出来;清澈的池水犹如一面明镜,映照出屋角檐楹。

9.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宋代:欧阳修

翻译:柳林外传来轻轻的雷声,旋即玉洒池塘,雨打荷叶发出细碎声响。

10.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约客》宋代:赵师秀

翻译:梅子黄时,家家都被笼罩在雨中,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

5.描写阴雨天气的诗句有哪些

1、《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五代: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译文:

树林间的红花已经凋谢,花开花落,才有几时,实在是去得太匆忙了。也是无可奈何啊,花儿怎么能经得起那凄风寒雨昼夜摧残呢?

飘落遍地的红花,被雨水淋过,像是美人双颊上的胭脂在和着泪水流淌。花儿和怜花人相互留恋,如醉如痴,什么时候才能再重逢呢?人生从来就是令人怨恨的事情太多,就像那东逝的江水,不休不止,永无尽头。

2、《送元二使安西 / 渭城曲》

唐代: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

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馆驿青堂瓦舍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3、《约客》

宋代: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译文:

梅子黄时,家家都被笼罩在雨中,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

时间已过,已约请好的客人还没有来,我无聊地轻轻敲着棋子,震落了点油灯时灯芯结出的疙瘩。

4、《卜算子·燕子不曾来》

清代:蒋春霖

燕子不曾来,小院阴阴雨。一角阑干聚落花,此是春归处。

弹泪别东风,把酒浇飞絮:化了浮萍也是愁,莫向天涯去!

译文:

在小小庭院中,燕子没有来,只是阴雨连绵,一片幽暗。院中一个角落的栏杆处,聚集着一堆落花;落花飘飘零零,标志着春天已经迟暮。

挥泪告别东风,用酒来祭纷纷扬扬的飞絮。传说柳絮杨花飞入池塘,便化作浮萍,所以不要飞向天涯去。

5、《阴雨》

唐代:白居易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译文:

今天的山岚雾霭特别的重,天涯广阔这里却是如此的偏僻深远。

闻见滩头江水带来的秋意扑面而来,山谷的气候湿润,晴天也多像阴天。

望向帝京但是云遮住了眼,想着故乡,檐上的雨一滴滴的滴到心里。

用什么来安慰我这幽深彷徨的思绪?唯赖这北窗下的琴来解我心中孤独。

6.描写阴天的诗词有哪些

1. 林峦少平地,雾雨多阴天。——唐·白居易·《初到忠州登东楼,寄万州杨八使君》

2. 阴天寒不雨,古木夜多猿。——唐·戴叔伦·《临川从事还别崔法曹》

3. 花尘浪卷清昼,渐变晚阴天。 ——宋·吴文英·《诉衷情·柳腰空舞翠裙烟》

4. 阴天瞻碛落,秋日渡辽阳。——唐·杨巨源《赠邻家老将》

5. 阳景当昼迟,阴天半夜赤。——唐·吕温《道州观野火》

6. 病为阴天剧,春缘闰岁迟。——宋·陆游《雨中作》

7. 春阴天气草如烟,时有飞花舞道边。——宋·王安石《清明辇下怀金陵》

8. 了事儿痴妨剧醉,澹阴天气合清闲。——宋·张镃 《野芳亭写望》

9. 稍回妍暖日自喜,扫尽积阴天解颜。——宋·朱翌《约郑公绩出城》

10. 红白花枝争鬬发,晴阴天气半相和。——宋·释延寿《山居诗》

7.描写阴天的诗句有哪些

林峦少平地,雾雨多阴天。

——《初到忠州登东楼,寄万州杨八使君》白居易释义:山峦树林中基本没有平地,雾雨天气大多发生在阴天。阴天寒不雨,古木夜多猿。

——《临川从事还别崔法曹》戴叔伦释义:阴天很冷但是不下雨,老树林一到了晚上就有许多猿猴出来了。三月伤心仍晦日,一春多病更阴天。

——《流年》韩偓释义:三月是令人伤心的晦气的一月,一到春天就体弱多病还老是遇到阴天。春阴天气草如烟,时有飞花舞道边。

——《清明辇下怀金陵》王安石释义:春天天气阴冷,路边的草远看如烟一般,不时有落花飘落路边。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约客》赵师秀释义:阴雨连绵,空气湿润,池水陡涨,青蛙欢歌一片。

今天的天气非常的阴让我们想到了哪句诗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解释:在节气接近重阳的时侯,芙蓉和金菊争芳斗妍。远处的乡村,秋色如画中一般美丽,树林间从浓密的红叶中透出稀疏的**.真是鲜亮可爱。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解释:在节气接近重阳的时侯,芙蓉和金菊争芳斗妍。远处的乡村,秋色如画中一般美丽,树林间从浓密的红叶中透出稀疏的**.真是鲜亮可爱。诗词名称:《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本名:晏殊。别称:晏元献。字号:同叔。所处时代:宋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抚州临川(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出生时间:公元991年。去世时间:公元1055年2月27日。主要作品:《寓意》《蝶恋花》《浣溪沙》《浣溪沙》《木兰花》等。主要成就:北宋名相、婉约派著名词人,与子晏几道并称“二晏”。

我们为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远村秋色如画”的详细介绍:

一、《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的全文点此查看《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的详细内容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

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流水淡,碧天长。

路茫茫。凭高目断。

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二、译文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在节气接近重阳的时侯,芙蓉和金菊争芳斗妍。远处的乡村,秋色如画中一般美丽,树林间从浓密的红叶中透出稀疏的**.真是鲜亮可爱。

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中原地区,秋雨少,秋水无波,清澈明净;天高气爽,万里无云,平原仰视,上天宽阔没有边际,前路茫茫,把握不住。登高远望,看到鸿雁飞来,引起头脑中无限的思念。

三、赏析

此词以写景为主,上片点明“天气欲重阳”,下片以“凭高目断”相照应,可知此词为重九登高所作。词中通过对节令、景物、环境的描写,烘托出重阳佳节倍思亲的气氛,最后以“无限思量”点出主题。

词起两句:“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近重阳。”选出木芙蓉、黄菊两种花依然盛开、能够在秋风中争香斗艳来表现“重阳”到临前的季节特征。接着“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两句,从近景写到远景,从周围写到望中的乡村,从花写到树。秋景最美的,本来就是秋叶,这里拈出树上红叶来写,充分显出时令特征。红树中间还带着一些“疏黄”之色,树叶之红是浓密的,而黄则是稀疏的,浓淡相间,色调更丰,画境更美。

下片“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三句从陆上写到水上,从地面写到天上。着一“淡”字,写出中原地区秋雨少,秋水无波,清光澄净之景致;而天高气爽,万里无云,平原仰视,上天宽阔无际,于是,又用一“长”字状天。这两字看似平常,却很贴切。上面景语,用笔疏淡,表现作者的心境是闲适的。至“路茫茫”三字,则带感慨情绪:前路茫茫,把握不住。接下去:“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写久久地登高遥望,看到鸿雁飞来,引起头脑中的无限思念。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此词之写景正与此境相合。正因为前面所写之景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因此最后点题水到渠成,收到情景相生的艺术效果。

四、注解

芙蓉:荷花;

金菊:**的菊花;

斗:比胜;

馨:散布得很远的香气。

天气:气候;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这里指枫树;相间,夹杂。

流水淡:溪水清澈明净。

碧天:碧蓝的天空。

茫茫:广阔,深远。

目断:指望至视界所尽处,犹言凝神眺望;依仗高处极目远望,直到看不见。即“雁”。大的叫鸿,小的叫雁。

思量:相思。

五、晏殊其他诗词

《破阵子》、《浣溪沙》、《蝶恋花》、《寓意》、《浣溪沙》。相同朝代的诗歌

《曹将军》、《下瞿塘》、《滕王阁》、《儿馁嗔郎罢妻寒怨藁砧唐眉山诗也戏为笺之》、《题艾溪》、《废贡院为米廪过之值盘_》、《送客至灵谷》、《叹_词》、《题陈朝玉爱竹轩》、《酬春湖史履庸惠四皓图》。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的详细信息

描写阴天的诗

林峦少平地,雾雨多阴天。

1.初到忠州登东楼(白居易)山束邑居窄,峡牵气候偏。林峦少平地,雾雨多阴天。隐隐煮盐火,漠漠烧_烟。赖此东楼夕,风月时_然。凭轩望所思,目断心涓涓。背春有去雁,上水无来船。我怀巴东守,本是关西贤平生已不浅,流落重相怜。水梗漂万里,笼禽囚五年。新恩同雨露,远郡邻山川。书信虽往复,封疆徒接连。其如美人面,欲见杳无缘。2.临川从事还别崔法曹(戴叔伦)官辞获免,滥狱会平反。远与故人别,龙钟望所言。阴天寒不雨,古木夜多猿。老病北归去,馀年学灌园。3.流年(韩_)三月伤心仍晦日,一春多病更阴天。雄豪亦有流年恨,况是离魂易黯然。4.明月棹孤舟/夜行船(黄公绍)雁带愁来寒事早。西风把鬓华吹老。猛省中秋,都来几日,先自木樨开了。__轻阴天弄晓。平白地、被花相恼。一枕云闲,半窗秋晓,时有阵香吹到。5.雨中作(陆游)短鬓白如丝,梅花似旧时。掩屏愁入梦,隐几雨催诗。病为阴天剧,春缘闰岁迟。非关畏车马,衰甚实难支。6.六叹(集已载三首)(李涉)蓬莱岛边珠客,西望人寰星汉隔。千重叠浪耸云高,万里平沙连月白。海中洞穴寻难极,水底鲛人半相识。玄蚌初开影暂明,骊龙欲近威难逼。辛苦风涛白首期,得珠却恨求珠时。隋侯殁世几千载,只今薄俗空嗤嗤。燕王爱贤筑金台,四方豪俊承风来。秦王烧书杀儒客,肘腋之中千里隔。去年八月幽并道,昭王陵边哭秋草。今年二月游函关,秦家城外悲河山。河上山边车马路,残日青烟五陵树。关东病儒客梁城,五岁十回逢乱兵。烧人之家食人肉,狼虎炽心都未足。城里愁云不开城,城头野草春还绿。五十余年忠烈臣,临难守节羞谋身。堂上英髦沉白刃,门前舆隶乘朱轮。千古伤心汴河水,阴天落日悲风起。

江西南昌气候怎么样?

描写阴天的诗

1.林峦少平地,雾雨多阴天。——唐·白居易·《初到忠州登东楼,寄万州杨八使君》

2. 阴天寒不雨,古木夜多猿。——唐·戴叔伦·《临川从事还别崔法曹》

3. 花尘浪卷清昼,渐变晚阴天。——宋·吴文英·《诉衷情·柳腰空舞翠裙烟》

4. 阴天瞻碛落,秋日渡辽阳。——唐·杨巨源《赠邻家老将》

5. 阳景当昼迟,阴天半夜赤。——唐·吕温《道州观野火》

6. 病为阴天剧,春缘闰岁迟。——宋·陆游《雨中作》

7. 春阴天气草如烟,时有飞花舞道边。——宋·王安石《清明辇下怀金陵》

8. 了事儿痴妨剧醉,澹阴天气合清闲。——宋·张镃 《野芳亭写望》

9. 稍回妍暖日自喜,扫尽积阴天解颜。——宋·朱翌《约郑公绩出城》

10. 红白花枝争鬬发,晴阴天气半相和。——宋·释延寿《山居诗》

11.《卜算子》 宋代:杜安世?

深院花铺地。淡淡阴天气。水榭风亭朱明景,又别是、愁情味。

有情奈无计。漫惹成憔悴。欲把罗巾暗传寄。细认取、斑点泪。

12.《流年》 唐代:韩偓?

三月伤心仍晦日,一春多病更阴天。

雄豪亦有流年恨,况是离魂易黯然。

13.《即事》 唐代:韦庄

乱世时偏促,阴天日易昏。

无言搔白首,憔悴倚东门。

14.《临川从事还别崔法曹》 唐代:戴叔伦?

谬官辞获免,滥狱会平反。

远与故人别,龙钟望所言。

阴天寒不雨,古木夜多猿。

老病北归去,馀年学灌园。

“似曾相似燕归来”出自哪首诗?

南昌气候如何

南昌,属亚热带溼润季风气候,位于江西中北部,赣江、抚河的下游,濒临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西南岸。南昌地区有春、秋季短,夏、冬季长的特点。虽然四季长短不同,但季节特征明显:春季温暖溼润,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少雨。历年年平均气温在17~18℃之间,冬夏气温变幅大,盛夏极端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隆冬极端最低气温则为-10℃;历年平均年降雨量在1600毫米左右,但年内降水分布不均匀,汛期4~6月雨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一半。

南昌境内热量丰富、雨水充沛,光照充足,且作物生长旺季雨热匹配较好,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气象条件,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但是,由于地处季风气候区,每年季风强弱和进退迟早不同,气温变化较大,降水分布不均,高温干旱,低温冷害和暴雨洪涝等气象灾害发生较频繁,也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

江西南昌的气候特点在哪居住要注意什么

江西南昌的气候特点:

南昌市属于亚热带溼润季风气候,气候溼润温和,日照充足,一年中夏冬季长,春秋季短。南昌市是“夏炎冬寒”的典型城市,夏天炎热,有火炉之称;冬天较寒冷。年平均气温17℃-17.7℃,极端最高气温40.6℃(1961.7.23),极端最低气温-9.7℃(1991.12.29)。年降雨量1600-1700㎜,降水日为147-157天,年平均暴雨日5.6天,年平均相对溼度为78.5%。年日照时间1723-1820小时,日照率为40%。年平均风速2.3米/秒。年无霜期251-272天。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适合植物花卉生长,是营造“花园城市”的理想地区。

南昌的气候特点

南昌属中亚热带溼润季风气候,气候溼润温和,日照充足,一年中夏冬季长,春秋季短。南昌是典型的“夏炎冬寒”型城市,夏天非常炎热,有“火炉”之称;冬天又比较寒冷。年平均气温17℃-17.7℃,极端最高气温40.9℃,极端最低气温-15.2℃。年降雨量1600—1700毫米,降水日为147-157天,年平均暴雨日5.6天,年平均相对溼度为78.5%。年日照时间1723-1820小时,日照率为40%。年平均风速2.3米/秒。年无霜期251-272天。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

游南昌冬春秋皆宜,秋季最佳。冬春多阴雨,夏季酷热。若要从南昌出发观山景和瀑布,夏季最佳。山地凉爽,既避暑又观光,但要避开暴雨日。如到卢山去,夏季带夹衣,秋季要带防寒衣。

江西南昌气候什么样。

我是南昌人 春天气候比较温和 夏天有时候特别热 但是来了台风就舒服多了。秋天很舒服 偶尔秋老虎会发威 至于冬天 我觉得有点冷 溼冷 跟北方不一样。经常下雨 偶尔下个雪

江西南昌的天气怎么样

江西南昌 天气预报10月20日(今天)

多云

22~27℃

东北风 2级

10月21日(周五)

阵雨转小到中雨

21~28℃

无持续风向 微风

10月22日(周六)

中到大雨转中雨

20~22℃

无持续风向 3-4级

江西南昌梅岭的气候特征

梅岭总面积约150平方公里,主峰洗药湖海拔841米,共有大小山峰99座,天然和人工湖泊50余个,巖洞、奇石、泉瀑、幽谷、云海佛光、古树名木,处处皆景,融雄、秀、奇、幽于一体,使之成为南昌市郊自然风光最胜之处。梅岭森林覆盖率达67%,夏季平均气温为22℃—25℃,素有“小庐山”之称。是著名的避暑胜地、中国古典音律和道教净明宗的发源地。

南昌的地理环境

南昌市地处江西中部偏北,赣江、抚河下游,鄱阳湖西南岸,位于东经115°27'至116°35'、北纬28°10'至 29°11'之间。东连余干、东乡、南接临川、丰城、西靠高安、奉新、靖安,北与永修、都昌、鄱阳三县共鄱阳湖,南北最大纵距约121公里,东西最大横距约108公里,全境最高点梅岭主峰洗药湖中的洗药坞,海拔841.4米。全境以鄱阳湖平原为主,东南相对平坦,西北的东南丘陵总面积约7402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4%。 南昌市自古以来就被誉为“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之地,是中国唯一一个毗邻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金三角的省会中心城市,是连接三大重要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省际交通廊道。 南昌市自古就是一座水城,城市因水而发,缘水而兴,南昌市古民谚就有“七门十八坡,三湖九津通赣鄱”之称。水网密布,赣江、抚河、玉带河、锦江、潦河纵横境内,湖泊众多,有军山湖、金溪湖、青岚湖、瑶湖等数百个大小湖泊,南昌市市区湖泊主要有城外四湖:青山湖、艾溪湖、象湖、黄家湖(含礼步湖、碟子湖、孔目湖),城内四湖:东湖、西湖、南湖、北湖。城在湖中,湖在城中。南昌市具有“西山东水”的自然地势,是一座名副其实的东方水城。全市年均产水量为 66.25亿立方米,地表水为61.53亿立方米,地表径流量为51.42亿立方米,还原水量为4.07亿立方米,地下水为14.亿立方米。水蕴藏量为7.27万千瓦,可供开发的为2.45万千瓦,占蕴藏量的33.7%。

南昌的气候特征与什么因素息息相关

南昌的气候特征与东亚季风息息相关。

南昌的气候特征:

南昌市属于亚热带溼润季风气候,气候溼润温和,日照充足,一年中夏冬季长,春秋季短。南昌市是“夏炎冬寒”的典型城市,夏天炎热,有火炉之称;冬天较寒冷。年平均气温17℃-17.7℃,极端历史最高气温,40.9℃,极端历史最低气温-15.2℃。

南昌市地处北半球亚热带内,受东亚季风影响,形成了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市内热量丰富、雨水充沛,光照充足,且作物生长旺季雨热匹配较好,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气象条件,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江西南昌气候养人吗?

南昌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年平均降水量可达1613.7毫米。

冬季1~2月,南昌气温低,多雨雪天气,降雨降雪天数很多而且雨量较大,2月南昌会有17天左右出现雨雪。春季南昌冷热变化大,而且多强雷电、大风等激烈天气,春季是南昌的主要雨季,低温连阴雨天气非常多,雨量也很大,4月南昌进入主汛期,6月为南昌的梅雨季节,暴雨频繁,洪涝灾害最重。7月梅雨季节结束后,南昌转为伏旱,这一时期南昌以高温晴热天气为主,常出现连续10~30天的高温酷热天气,人体感觉极为不适。进入秋季后,南昌降雨明显减少,气温明显下降,空气较为干燥,降雨天气不多,多为秋高气爽的好天气,是南昌一年中气候最为宜人的时节。

江西南昌气候,环境怎么样?

气候有点糟,尤其是昌北,风特别大。而且晴天比较少,可能因为污染问题,冬天阴天比较多。而且最奇怪的是,不管冬天还是夏天,只要下雨,气温就会大幅下降!还有什么要了解详细的丁?可以再补问!

出自宋代晏殊的《浣溪沙》。

1.原文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2.译文

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来?

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在小园的花径上独自徘徊。

3.注释

⑴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沙,一作“纱”。

⑵一曲新词酒一杯:此句化用白居易《长安道》诗意:“花枝缺入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一曲,一首。因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新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酒一杯,一杯酒。

⑶去年天气旧亭台:是说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此句化用五代郑谷《和知己秋日伤怀》诗:“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池台。”晏词“亭台”一本作“池台”。去年天气,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旧,旧时。

⑷夕阳:落日。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⑸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⑹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认识。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燕归来,春中常景,在有意无意之间。

⑺小园香径:花草芳香的小径,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径。因落花满径,幽香四溢,故云香径。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独:副词,用于谓语前,表示“独自”的意思。徘徊:来回走。

4.作者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