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降水量预报_24小时降水量预报查询
1.天气预报报的降雨量50毫米是多少
2.小雨的降雨量是多少
3.谁知道天气预报上说的降雨量是怎么算的
4.小雨的降雨量为多少
5.这是什么天气符号?
1、最佛系的天气符号
“晴”、“多云”、“阴”。存在感较强,日常工作就是坐看云卷云舒,静听花开花落。晴:如果把天空分成10份,云量不足3成,就是晴天。
多云:天空云量占3-8成,白天(夜间)大部分时间是阴天,看不到或很少有晴朗的天空。阴:天空云量占9成或以上,整个白天(夜间)都将有大量的云层覆盖。可能有降雨,还要看其他气象条件。
2、最复杂的天气符号
“雨”,喜欢旅行,春去秋来,冬去春归,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小雨:24小时累计降水量0.1-9.9mm中雨:24小时累计降水量10.0-24.9mm大雨:24小时累计降水量25.0-49.9mm。
3、最纯洁的天气符号
“雪”,有形无影,白了我们的世界,银装素裹,如梦如幻。小雪:12小时累计降水量0.1-0.9mm;24小时累计降水量0.1-2.4mm中雪:12小时累计降水量0.1-2.9mm;24小时累计降水量2.5-4.9mm大雪:12小时累计降水量3.0-5.9mm;24小时累计降水量5.0-9.9mm。
4、最和谐的天气符号
“雷阵雨”、“雨夹雪”、“冻雨“,有效互动,共同发展。
5、最仙气的天气符号
“雾”、“霾”。不明不暗,若隐若现。仿佛在梦里,想一探究竟,却在犹豫中醒了。
天气预报报的降雨量50毫米是多少
中国气象部门是以24小时内的降水量来区分雨大小的。
在气象上用降水量来区分降水的强度。可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小雪、中雪、大雪和暴雪等。而不是像有些人想的那样,雨下得急就是大雨,下得缓就是小雨。
中国气象局规定:24小时内的降雨量称之为日降雨量,凡是日雨量在10毫米以下称为小雨,10.0-24.9毫米为中雨,25.0-49.9毫米为大雨,暴雨为50.0-99.9毫米,大暴雨为100.0-250.0毫米,超过250.0毫米的称为特大暴雨。
另外,夏季常听到的阵雨或雷阵雨,从量级上划分是属于小雨的量级。为了更详细的划分降水量级,天气预报中还经常用到小到中雨,中到大雨,大到暴雨等。
雨大小的分类:
1、小雨:1d(或24h)降雨量小于10mm者。
2、中雨:1d(或24h)降雨量10~25mm者。
3、大雨:1d(或24h)降雨量25~50mm者。
4、暴雨:1d(或24h)降雨量50~100mm者。
5、大暴雨:1d(或24h)降雨量100~250mm者。
6、特大暴雨:1d(或24h)降雨量在250mm以上者。
小雨的降雨量是多少
降雨量50毫米是24小时的累计降雨量为50毫米,降雨量超过50毫米者定为暴雨。
降雨量是一种重要的灾害数据,具有混沌特性,对于降雨量等级的划分,不同部门有不同的标准。
1、气象部门
降雨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到地面的水层深度,单位用毫米表示。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称降雨强度。降雨强度用降雨等级来进行划分。
2、防汛部门
降雨量是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在地面上的某一点或某一单位面积上的水层深度,以毫米计算。根据国家防办《防汛手册》规定,凡24小时的累计降雨量超过50毫米者定为暴雨。
3、水文部门
通常说的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一般以日降雨量衡量。其中小雨指日降雨量在10毫米以下;中雨日降雨量为10~24.9毫米;大雨降雨量为25~49.9毫米;暴雨降雨量为50~99.9毫米;大暴雨降雨量为100~250毫米;特大暴雨降雨量在250毫米以上。
扩展资料
测定降水量的仪器,有雨量器和雨量计两种。
1、雨量器是用于测量一段时间内累积降水量的仪器。外壳是金属圆筒分上下两节,上节是一个口径为20厘米的盛水漏斗,为防止雨水溅失,保持器口面积和形状,筒口用坚硬铜质做成内直外斜的刀刃状;下节筒内放一个储水瓶用来收集雨水。
测量时,将雨水倒入特制的雨量杯内读取降水量毫米数。降雪季节将储水瓶取出,换上不带漏斗的筒口,雪花可直接收集在雨量筒内,待雪融化后再读数,也可将雪秤出重量然后根据筒口面积换算成毫米数。
2、虹吸雨量计是可连续记录降水量和降水时间的仪器。其上部盛水漏斗的形状和大小与雨量器相同。当雨水经过漏斗导入量筒后,量筒内的浮子将随水位升高而上浮,带动自记笔在自记纸上划出水位上升的曲线。当量筒内的水位达到10毫米时,借助虹吸管,使水迅速排出,笔尖回落到零位重新记录。自记钟给出降水量随时间的累积过程。
虹吸式雨量计是大多数台站所使用的雨量自记仪器,其优点是结构及机械测量原理简单明了,观测者可随时了解自然降水出现的时间、强度和容量;缺点是容易发生故障,必须注意加强维护和保养,以保证记录的完整和正确。
百度百科-降雨量
谁知道天气预报上说的降雨量是怎么算的
小雨是指24小时内降水量不超过10毫米的雨。小雨是指24小时内降水量不超过10毫米的雨。小雨表示“不大的雨”,特点是雨点清晰可见,没漂浮现象,下地不四溅,洼地积水慢,屋上雨声微弱,屋檐只有滴水,不带伞能在雨中短距离行走而不至于把衣服全淋湿。
小到中雨为5毫米~18毫米,中雨为10毫米~25毫米,中到大雨为18毫米~38毫米,大雨为25毫米~50毫米,大到暴雨为38毫米~75毫米。24小时内雨量超过50毫米的称为暴雨,超过100毫米的称为大暴雨,超过200毫米的称为特大暴雨。
简介:
在天气预报用语中,不同的说法有不同的含义。比如,“零星小雨”指降水时间很短,降水量不超过0.1毫米。“有时有小雨”意即天气阴沉,有时会有短时降水出现。“降雨”指的是在夏季降水开始和终止都很突然,一阵大,一阵小,雨量较大。“雷阵雨”则是指下阵雨时伴着雷鸣电闪。“局部地区有雨”指小范围地区有降水发生,分布没有规律。
小雨的降雨量为多少
是以24小时降雨量的累积总量计算的,计算单位:毫米。
小雨是指24小时内降水量不超过10毫米,小到中雨为5~16.9毫米,中雨为10~24.9毫米,中到大雨为17~37.9毫米,大雨为25~49.9毫米,大到暴雨为38~74.9毫米,24小时内雨量超过50毫米的称为暴雨,超过100毫米的称为大暴雨,超过250毫米的称为特大暴雨。
这是什么天气符号?
小雨的降雨量:24小时内降水量不超过10毫米。
小雨是指24小时内降水量不超过10毫米的雨。小雨是指24小时内降水量不超过10毫米的雨。小雨表示“不大的雨”,特点是雨点清晰可见,没漂浮现象,下地不四溅,洼地积水慢,屋上雨声微弱,屋檐只有滴水,不带伞能在雨中短距离行走而不至于把衣服全淋湿。
小到中雨为5毫米~18毫米,中雨为10毫米到25毫米,中到大雨为18毫米~38毫米,大雨为25毫米到50毫米,大到暴雨为38毫米~75毫米。24小时内雨量超过50毫米的称为暴雨,超过100毫米的称为大暴雨,超过200毫米的称为特大暴雨。
如下:
日降雨量在10毫米以下为小雨;日降雨量10-24.9毫米为中雨;降雨量25-49.9毫米为大雨。降雨量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经融化后)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
降水量以mm为单位,气象观测中取一位小数,它可以直观地表示降雨的多少。通常说的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一般以日降雨量衡量。
其中小雨指日降雨量在10毫米以下;中雨日降雨量为10-24.9毫米;大雨降雨量为25-49.9毫米;暴雨降雨量为50-99.9毫米;大暴雨降雨量为100-250毫米;特大暴雨降雨量在250毫米以上。
降雨量一般用雨量筒测定,所以降水量中可能包含少量的露、霜和淞等。气象学中常有年、月、日、12小时、6小时甚至1小时的降水量,6小时中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6小时降水量;24小时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24小时降水量;一个旬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旬降水量……
一年中,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年降水量”。液态降水量称为雨量,有时两者也作为同义词。单位时间的降水量称为降水强度,常用mm/h或mm/min为单位。单位时间的雨量称为雨强。把一个地方多年的年降水量平均起来,就称为这个地方的“平均年雨量”。
例如,北京的平均年雨量是532.0毫米,上海的平均年雨量是1166.1毫米。降水现象是指云中液态水或固态水向地面降落的一种天气现象,准确测量降水对于天气预报、气候分析以及洪涝、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预警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个天气符号是雾。
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
扩展资料:
天气常识
在收听天气预报时,常常听到“今天白天”、“今天夜间”等时间用语和“多云”、“阴”、“晴”等气象用语。
“今天白天”是指上午8:00到晚上20:00这12个小时;“今天夜间”指20:00到次日早上8:00这12个小时。“晴”指云量占10—30%;“多云”指云量占40—70%;“阴”指云量占80—100%。
气象单位对降水量标准的规定,有12小时和24小时两种标准。12小时降水量级标准是:“小雨”指的是降水量0.6—5毫米;“中雨”的降水量5.1—15毫米;“大雨”15.1—30毫米;“暴雨”30.1—70毫米;“大暴雨”70.1—200毫米。
24小时降水量级标准是:“小雨”降水量指的是1—10毫米;“中雨”的降水量指的是10.1—25毫米;“大雨”降水量指的是25.1—50毫米;“暴雨”指的是50.1—100毫米;“大暴雨”是100.1—250毫米的降水量。预报时间没有超过12小时,就是指12小时降水量级标准。
如果预报今天白天或晚上有雨雪,则指的是12小时内的降雪。如果预报今天白天到夜间有中到大雪,则指的是24小时内的降水量。除12.24小时预报外,还有48小时预报,72小时预报,还有未来天气分析等。
参考资料:
天气符号-百度百科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