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气象是如何预报的?

2.天气预报哪个软件是最准确的?

3.天气预报怎么看?

4.温州市沿海五天风力新版网站在哪

5.气象台是如何进行天气预报的

6.获得天气资料的方法

温州市气象台天气预报_下载温州气象台天气预报

中央气象台

中央气象台是中国气象局直属事业单位,是国家级天气预报中心,也是世界气象组织亚洲区域气象中心。

国家气象中心坚持以提高预报准确率为核心,以气象防灾减灾为己任,初步形成了集全球中期数值预报、区域数值预报及专业数值预报为一体 的三级数值预报系统;

建立了针对台风、暴雨、寒潮、高温、沙尘暴、大雾等各类灾害性天气的预报警报系统,开展了0-3天的定量降水预报,4-7天逐日要素 滚动预报,11-30天的延伸期预报 ;

基本形成了警报信息服务、决策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和专项气象服务等构成的气象服务体系,服务领域涉及农业、林业、畜牧业、交通、能源、水利、海洋、环保、保险和商业等国民经济各大门类。

扩展资料:

主要职能:

1、牵头组织天气业务、生态与农业气象业务系统设计、业务科研项目的组织实施、业务规范和标准的制订。

2、承担全国及世界主要区域范围的天气监测和预报,负责沙尘天气、雷电天气潜势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条件的预报;承担我国及所属责任海区的灾害性天气警报。

3、承担我国及世界主要区域范围的台风与海洋气象监测和预报预警业务。

4、承担全国及世界主要区域范围的生态与农业气象及相关灾害的监测、预测、预警和评估,为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建设与保护提供气象保障。

5、承担天气、生态与农业气象公众气象服务产品制作任务;负责组织制作综合性决策气象服务材料,为党中央、国务院及相关部门提供综合决策气象服务。

6、负责气象灾害监测,气象及衍生灾害的灾情收集和评估,承担重大气象灾害的应急保障服务任务。

7、负责数值预报业务系统的开发、改进、升级和运行维护及模式的检验评估,数值预报产品的解释应用。

8、承担对下级气象台站的相关业务技术指导任务。

9、依靠科技创新,开展数值预报、天气、生态与农业气象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

10、承担WMO区域专业气象中心(RSMC)和环境紧急响应中心(EERC)的任务;承担THORPEX亚洲TIGGE中心的任务。

11、负责本单位的人、财、物等行政管理和党务工作。

12、完成中国气象局交办的其他任务。

气象是如何预报的?

目前台风对浙江各市影响较大。在温州,一些地方和景点将被关闭。近期不要随意出行或外出游玩。天气不好时呆在家里更安全。

2010年7月21日14时,台风烟花的中心位于北纬24.3度,东经127.2度,距离台湾地区宜兰县东偏南方约560公里。其强度等级已于今天11时升级为强台风级,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42米/秒)。

预计正式“烟花”将以每小时1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南方向移动,23日傍晚前后向东海东南部移动,然后转向西北方向移动,25日白天在浙闽沿海登陆。

台风“烟花”逐渐向浙江沿海靠近

:我市启动防台风级应急响应。

根据《温州市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市防指决定于7月19日14时启动防台风级应急响应。

请各地各成员单位按照预案要求,做好烟花爆竹防台风工作。

7月21日上午10时,温州海事局发布水上防台风级预警,要求各单位、各部门按照“早准备、早调查、早部署”的原则,密切关注台风动态,及时通知相关航运公司、水上水下施工单位、码头及相关船舶落实各项防台风安全措施。

启动防台风级应急响应

温州市气象台7月21日17时发布的海上台风预警和天气预报。

今年第6号台风“烟花”(强台风级),今天(21日)14时,其中心位于温州东南偏东方约770公里的洋面上,即北纬24.3度,东经127.2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42米/秒),中心气压955百帕,七级风圈半径220-300公里。预计“烟花”将以每小时1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偏西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加强。22日移入东海南部海域,向浙闽沿海靠近。

受“烟花”影响,21日夜间我市沿海海域东北风8-10级,22日至23日偏北风9-11级;21日夜间到23日东海风力将逐渐加大到10-12级;台风中心经过的附近海域阵风可达13-15级。

海上作业请及时回港避风,注意安全防范。

由于台风“烟花”行动缓慢,今天温州天气依然平静,多云到阴天,局部地区有时有阵雨。

后天,“烟花”对温州的影响主要在沿海海域。22日至23日偏北风9-11级,21日至23日东海风力逐渐加大到10-12级,台风中心经过的附近海域阵风可达13-15级。出海船舶应及时回港避风,海上作业时注意安全防范。

天气方面,今晚多云到阴,有时有阵雨,明天有阵雨或雷阵雨,后天有中阵雨或雷阵雨,局部地区有大雨。

根据目前的预报,“烟花”对内陆地区的影响主要在周末,届时会有明显的降水过程,局部地区可能出现暴雨。

“烟花”对内陆的影响主要在周末两天

截至7月21日17时,我市以下景点暂时关闭:

平阳县:南麂列岛景区(4A)已关闭;南麂岛的客运航线自20日起全面停航。

洞头区:芦溪岛景区(3A)已关闭。

鹿城区:温州康奈集团产业园景区(3A)、温州气象科普馆已关闭。

乐清市:智能电器小镇景区(3A)已关闭。

20日4时,洞头551艘渔船已全部回港避风。

在施工作业、桥区等重点监管水域,海事工作人员积极督促所有船舶尽快回港避风。温州11个沿海水利工程全部停工

天气预报哪个软件是最准确的?

现代天气预报有五个组成部分:

收集数据

最传统的数据是在地面或海面上通过专业人员、爱好者、自动气象站或者浮标收集的气压、气温、风速、风向、湿度等数据。世界气象组织协调这些数据采集的时间,并制定标准。这些测量分每小时一次(METAR)或者每六小时一次(SYNOP)。

使用气象气球气象学家还可以收集上空的气温、湿度、风值。气象气球可以一直上升到对流层顶。

气象卫星的数据越来越重要。气象卫星可以采集全世界的数据。它们的可见光照片可以帮助气象学家来检视云的发展。它们的红外线数据可以用来收集地面和云顶的温度。通过监视云的发展可以收集云的边缘的风速和风向。不过由于气象卫星的精确度和分辨率还不够好,因此地面数据依然非常重要。

气象雷达可以提供降水地区和强度的信息。多普勒雷达还可以确定风速和风向。

数据同化

在数据同化的过程中被采集的数据与用来做预报的数字模型结合在一起来产生气象分析。其结果是目前大气状态的最好估计,它是一个三维的温度、湿度、气压和风速、风向的表示。

数据天气预报

数字天气预报是使用电脑来模拟大气。它使用数据同化的结果作为其出发点,按照今天物理学和流体力学的结果来计算大气随时间的变化。由于流体力学的方程组非常复杂,因此只有使用超级计算机才能够进行数字天气预报。这个模型计算的输出是天气预报的基础。

输出处理

模型计算的原始输出一般要经过加工处理后才能成为天气预报。这些处理包括使用统计学的原理来消除已知的模型中的偏差,或者参考其它模型计算结果进行调整。

过去气象学家必须自己做处理工作,今天24小时以上的天气预报主要是使用多种不同模型后对其结果进行综合。气象学家还必须分析预报出来的模型数据来使最终用户能够理解它。此外天气预报的模型一般分辨率不是特别高。当地的气象学家还必须通过当地的经验在涉及地区性的影响,使得当地的天气预报更加精确。不过随着天气预报模型的不断精密化这个工作量越来越小了。

展示

对于最终用户来说天气预报的展示是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只有知道最终用户需要什么信息、如何才能将这些信息易懂地传达给最终用户才能完成这个任务。

天气预报怎么看?

天气预报软件比较准的有快频彩虹、天气现在、2345天气王、彩云天气、天气通。

天气预报(测)或气象预报(测)是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未来某一地点地球大气层的状态进行预测。从史前人类就已经开始对天气进行预测来相应地安排其工作与生活(比如农业生产、军事行动等等)。

今天的天气预报主要是使用收集大量的数据(气温、湿度、风向和风速、气压等等),然后使用目前对大气过程的认识(气象学)来确定未来空气变化。由于大气过程的混乱以及今天科学并没有最终透彻地了解大气过程,因此天气预报总是有一定误差的。

我国中央气象台的卫星云图,就是从“风云一号”等气象卫星摄取的。利用卫星云图照片进行分析,能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天气预报就时效的长短通常分为三种:短期天气预报(2~3天)、中期天气预报(4~9天),长期天气预报(10~15天以上)。中央电视台每天播放的主要是短期天气预报。

温州市沿海五天风力新版网站在哪

一、天气预报就是应用大气变化的规律,根据当前及近期的天气形势,对某一地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天气状况进行预测。它是根据对卫星云图和天气图的分析,结合有关气象资料、地形和季节特点、群众经验等综合研究后作出的。

二、如我国中央气象台的卫星云图,就是我国制造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摄取的。利用卫星云图照片进行分析,能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天气预报就时效的长短通常分为三种:短期天气预报(2~3天)、中期天气预报(4~9天),长期天气预报(10~15天以上),中央电视台每天播放的主要是短期天气预报。

三、常用术语:

晴:天空云量不足3成。

阴:天空云量占9成或以上。

雾:近地面空中浮游大量微小的水滴或冰晶,水平能见度下降到1公里以内,影响交通运输。

小雨:日降水量不足10毫米。

大雨:日降水量25.0—49.9毫米。

雷阵雨:忽下忽停并伴有电闪雷鸣的阵性降水。

冰雹:小雹核随着积雨云中激烈的垂直运动,反复上升凝结下降融化,成长为透明层相间的小冰块降落,对农作物有影响。

冻雨:雨滴冻结在低于0℃的物体表面的地面上,又称雨淞(由雾滴冻结的,称雾凇),常坠断电线,使路面结冰,影响通信、供电、交通等。

雨夹雪:近地面气温略高于0℃,湿雪或雨和雪同时下降。

小雪:日降雪量(融化成水)不足2.5毫米。

中雪:日降雪量(融化成水)2.6-4.9毫米。

大雪:日降雪量(融化成水)达到或超过5.0毫米。

霜冻:温度低于0℃的地面和物体表面上有水汽凝结成白色结晶的是白霜,水汽含量少没结霜称黑霜对农作物都有冻害,称霜冻。

低压槽和高压脊:呈波动状的高空西风气流上,波谷对应着低压槽,槽前暖空气活跃,多雨雪天气,槽后冷空气控制,多大风降温天气;波峰与高压脊对应,天空晴朗。

冷锋和暖锋:冷锋即冷空气的前锋,在冷、暖气团交界处、冷空气向暖空气推进。冷锋上多风雨激烈的天气,锋后多大风降温天气;反之为暖锋,锋上多阴雨天气、锋后转多云和晴天,气温回升。

大风:用风矢表示,有风向杆和风羽组成。风向杆指风的来向,有8个方位。风羽由3,4个短划和三角表示大风的风力,垂直在风向杆末端的右侧(北半球)。

气象台是如何进行天气预报的

抱歉,无法提供温州市沿海五天风力新版网站的具体位置。但我可以提供一些有关温州市沿海五天风力的信息。

在未来的五天内,温州市沿海地区的风力将有不同的变化。

* 从12月21日(星期四)开始,风向将主要为北到东北风,风力等级为6级阵风7-8级。

* 12月22日(星期五),风向将转变为北到东北风转东南风,风力等级为5-6级阵风7级。

* 12月23日(星期六),风向将主要为偏北风转偏南风,风力等级为5-6级阵风7级。

* 12月24日(星期日),风向将主要为东南风,风力等级为5-6级阵风7级。

具体的天气预报可能会因各种因素(如天气状况、预报点位置等)而有所不同,因此建议查看最新的天气预报来获取最准确的信息。

获得天气资料的方法

1、收集数据。

的第一步是通过一些专业人员的设备收集地面或海面的吉光、气压、温度等数据。世界气象组织将进一步协调这些数据,并最终成功制定一个标准。

气象卫星的数据更重要。它可以成功地从世界各地收集数据,并帮助气象专家了解更多相关数据。通过对云的观察和探测,可以知道云顶温度并做出预测。当然,地面数据也更重要。专门的气象雷达可以获得降雨信息,如面积和强度。

2、数据同化。

数据同化是将收集到的相关数据与基本的数字模型相结合,进行一定的气象分析,得到基本答案。最终的结果是最优解,它不仅能知道温度和湿度,而且能一目了然地知道气压、风速和风向。

3、数据天气预报。

然后通过计算机模拟大气,主要是以数据同化结果为基本出发点。然而,由于方程相对复杂,只有计算机才能做出预测。

4、输出处理。

通过计算得到结果后,人们可以通过处理来理解数据的含义,其中应消除误差,并对数据结果进行一些基本的调整。

这些任务过去是由气象学家来完成的,但是现在它们变得简单多了,天气预报比以前更准确了,气象学家可以更简单地完成他们的工作。

5、最终显示。

前四个步骤都在幕后,都是为步骤5做准备,而步骤5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显示计算结果,让每个人都知道未来的天气情况,做好相应的准备。人们曾经好奇的月亮和星星这样的天气也是一种展示。

获得天气资料的方法:气象局官网、天气预报APP、智能音箱、社交媒体等。

1、气象局官网

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气象局都会在其官方网站上提供天气预报和实时天气信息。通过访问官网,我们可以获取到当地的天气预报、气温湿度、降水量、风向风速等详细数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气象局官网可能会有不同的网址,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来查找。

2、天气预报APP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许多人习惯使用天气预报APP来获取天气信息。这些 APP 通常会提供实时天气数据、未来几天的天气预报、气温曲线图、紫外线指数、空气质量指数等。目前市面上有许多知名的天气预报APP,如AccuWeather、Weather Underground、小冰天气等。

3、智能音箱

智能音箱也可以帮助我们查询天气情况。只需通过语音指令,比如“今天天气怎么样”、明天会下雨吗”等,智能音箱就会通过互联网连接到天气数据源,为我们提供最新的天气预报信息。目前市面上有许多智能音箱品牌,如Amazon Echo Google Home、小爱同学等。

4、社交媒体

许多气象机构和气象爱好者会将天气信息发布到社交媒体上,比如微博、微信公众号、Twitter 等。关注这些账号,我们可以通过他们发布的天气资料来获取最新的天气情况。此外,还有一些专门的天气预报账号,比如微博上的“微天气”、“中国天气网”等。

天气预报的内容

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是一个地区或城市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阴晴雨雪、最高最低气温、风向和风力及特殊的灾害性天气。就中国而言,气象台准确预报寒潮、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出现的位置和强度,就可以直接为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服务。

天气预报是根据气象观测资料,应用天气学、动力气象学、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某区域或某地点未来一定时段的天气状况作出定性或定量的预测。它是大气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对人们生活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