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将广东省的韶关南岭拆除,广州市冬天可不可以落雪?包括白云区、东山区、芳村区、海珠区、天河区、黄

2.广州历史上有几次下雪记录

广州市海珠区天气预报实时查询百度_广州市海珠区天气

今天一大早小编就看到好多城市暴雨的消息,先是看到北京的,然后又看到天津的,他俩挨得近都下暴雨也可以理解,但是往下一看还有广州的,真的是到处都在下暴雨的节奏啊,那么广州今天下暴雨还适合去吗?快来看看吧。

其实这样的暴雨也不是第一次下了,尤其是在今年夏天,往年常见的下雨的城市今年反倒是没有怎么下,下雨的还都是一些大城市,这就影响了很多了,很多朋友上班或者是出差,或者是暑带着孩子去旅游的,就很多都有影响了,现在只希望这场雨能够下的不要这么爆,温和一点下呀。

年7月24广州暴雨还能去吗

这两天还是不要去广州了,如果没有重要事情的话就不要去了,因为大暴雨就连市民朋友都很不方便了,去旅游的话肯定是不现实的,玩也玩不好。

24日08时,热带低压中心位于广西玉林境内(北纬22.0度、东经110.1度,中心最低气压990百帕,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5米/秒(7级。预计其将以10公里左右的时速向偏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减弱。受其影响,我市今天白天到夜间,大到暴雨转雷阵雨。

目前越秀区、荔湾区和白云区暴雨红色预警已经生效,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强雷电,大家尽量待在室内不要外出,还没上班的赶紧请啦。

据广州日报报道过去2小时荔湾区、越秀区已出现接近100毫米的强降水,预计未来2小时强降水还将持续,累积雨量将达到100毫米以上,从24日09时30分起,广州市越秀区、荔湾区暴雨橙色升级为暴雨红色预警信号,目前天河区、花都区暴雨**,白云区、番禺区、海珠区暴雨橙色预警。东边晴时西边雨,另一边,黄埔区科学城处仍是艳阳高照。

连明星都为这些暴雨发了微博

网友评论

游侠Xiaopeng:广州暴雨再度来袭,机智如我,昨天下班已穿着拖鞋回家。今天出地铁站时,直接挽起裤脚拼命走就是了,还顺带把一被困mm送到安全地带。这雨要连下几天,大家记得带伞啊。

Tears-嘉:广州暴雨别淹啊我不想在单位睡一夜啊虽然有床有被子但是我还是想回家啊,往事历历在目,上次大暴雨和淑妮宝贝手牵手相互扶持涉水回家,真惨不忍睹,如今剩我一个了啊

就叫雨夜:别说了,在麦当劳吃早餐被暴雨困住,根本出不去。

如果将广东省的韶关南岭拆除,广州市冬天可不可以落雪?包括白云区、东山区、芳村区、海珠区、天河区、黄

截至2019年。

广州市有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白云、黄埔、南沙,番禺、花都、增城、从化共十一个区。下面介绍其中几个区:

越秀

越秀区,广州市市辖区,位于广东省中部,东起广州大道,与天河区接壤;南临珠江,与海珠区隔江相望;西至人民路,与荔湾区毗邻;北面到白云山山脚,与白云区相邻。

越秀区下辖18个街道,总户籍人口115.84万(六普),人口密度为34735人/平方公里。2005年越秀区成为广州市区域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高的中心城区。

荔湾

荔湾区,广州市市辖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西部,东与越秀区相连,北部、西北部与白云区水陆相通,西部与佛山市南海区接壤。

荔湾,俗称“西关”,因区内有“一湾青水绿,两岸荔枝红”美誉的“荔枝湾”而得名,素以“西关”、“荔枝湾”和“水秀花香”著称,有着“体味岭南文化到广州,不到荔湾就不算到过广州”的美誉,是广州老三区之一。明朝时,这里已是中国对外通商与文化交流的重要口岸;清朝时曾有一百多年是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窗口,著名的外贸商埠——十三行所在地。

海珠

海珠区位于广州市中部,北部与荔湾区、越秀区、天河区隔珠江相邻,东部、西部、南部分别与黄埔区、荔湾区(含芳村)、番禺区相望,全区总面积90.40平方公里。区域的主体为海珠岛、河南岛,此外还有官洲岛和丫髻沙岛。?

天河

天河区,广州市市辖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市区(老城区)东部,东到玉树尖峰岭,吉山狮山,前进深涌一带,与黄埔区相连;南到珠江,与海珠区隔江相望;西从广州大道、杨箕、先烈东路、永福路、沿广深铁路方向达登峰,与越秀区相接;北到筲箕窝,与白云区和黄埔区相接,总面积96.33平方千米,户籍人口69万(六普)。

扩展资料:

广州地处亚热带沿海,北回归线从中南部穿过,属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以温暖多雨、光热充足、夏季长、霜期短为特征。全年平均气温20-22为摄氏度,是中国年平均温差最小的大城市之一。一年中最热的月份是7月,月平均气温达28.7℃。

最冷月为1月份,月平均气温为9~16℃。平均相对湿度77%,市区年降雨量约为1720毫米。全年中,4至6月为雨季,7至9月天气炎热,多台风,10月、11月、和3月气温适中,12至2月为阴凉的冬季。全年水热同期,雨量充沛,利于植物生长,为四季常绿、花团锦簇的“花城”。

百度百科-广州

广州历史上有几次下雪记录

广东省位于中国南部,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受到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这种气候温暖潮湿,雨水充沛,因此广东省一年四季都比较湿润。在冬季,广东省的气温大多在10℃以上,较为宜人,但却很少下雪。

尽管广东省地域辽阔,但整体而言,该省的降雪现象非常罕见,并且只会在北部山区和高海拔地区出现。即使是出现了一些轻微的降雪,也不足以形成积雪。

因此,韶关南岭被拆除不会对广东省的降雪产生影响。相反,在广东省的大部分地区,冬季的天气条件都比较适宜,可以作为度和旅游的好去处。例如东山区、黄埔区、天河区、越秀区、番禺区、南沙区、荔湾区、花都区、萝岗区、从化市、海珠区、白云区、增城市等地,都是美丽的旅游景点,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值得去一探究竟。

两次,分别是:

1、1967年12月29日,广州市的从化区、花都区均出现雨夹雪。

2、2016年1月24日,广州市内部分地区出现了短时雨夹雪。

霰,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曾出现两次,分别是:

1、11年1月30日在花都区

2、1983年1月22日在从化区

扩展资料

古代对霰的了解

古人早就知道霰。《诗·小雅·頍弁》即有“如彼雨雪,先集维霰”。东汉郑玄注释说:“将大雨雪,始必微温。雪自上下,遇温气而抟,谓之霰,久而寒胜,则大雪矣。”抟,把东西揉弄成球形。就是说,本来是要下雪,因为气温的缘故而变得似雪非雪,接下来可能会有大雪。

《诗》中说这些,当然不是为了科普,而是铺垫,为了形象地说出后面的本意,即修辞学上的所谓比拟。用唐朝学者孔颖达的说法,该诗“言王政教暴虐,如彼天之雨下大雪,其雪必先集聚,而抟维为小霰,而后成为大雪。是雪有渐也”。

清人屈大均已经讲过类似问题,他说广州“有霜而无雪,然霜亦微薄不可见”,又说“即或有微冰,辄以为雪,或有微雪,以为冰。人至白首有冰雪不能辨者”。屈大均,是番禺人,他“考方舆,披志乘,验之以身经,征之以目睹”,写就了《广东新语》。

人民网-组图:时隔半个世纪 广州又下雪了